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山东省>>

标准化助推郯城新农村建设

2007-03-21 02:09: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刚开春,笔者就在山东郯城县新村乡的万亩银杏GAP(良好农业规范)采叶园里采访了正在给银杏苗施肥的村民马洪祥,他高兴地说:“喷药、施肥、管理都按国际标准,不仅保证了销路,每亩收入还多了2000多元,这都是标准化生产带来的高效益”。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郯城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优势日益突出,特色农产品面积发展到60万亩。但随着市场绿色门槛的提高,单纯依靠规模和产量已无法赢得市场先机,只有改造传统耕作方式,力推标准化生产,才能真正做大做强绿色农业。为此,该县本着“齐抓共管、强化保障、目标管理”的方针,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以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为基础,以农民协会和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工程。

   该县质监、农业、林业等部门先后组织3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及时掌握农业生产状况和市场行情,并制定了银杏、杞柳、稻米、瓜果等7大类农产品40多项标准化生产技术要领和操作规程,使全县主要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生产有标可依。

   为确保农业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该县多措并举扎实构建实施标准化生产的载体。他们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培育优质农产品基地为目标,依托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行良种、技术、管理统一服务,实行了规范化运作、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县先后培植农业龙头企业248家、组成农民专业协会500多个。

   该县还坚持培训和示范并举,通过举办各类农业标准培训班、推行农技指导员制度、建立综合示范基地等形式,先后培训农民25万人次、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47处,大大加快了标准化生产的推广进程。建设标准化生产监督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是该县推进标准化生产的又一重要举措。

   为使技术要领和操作规程真正落到实处,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配置检验设备,定期不定期地对基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检测;同时在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等建立了20多处检测网点,形成了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基地自检、市场抽检、部门专检相结合的质检网络。

   为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该县还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经销点的监督检查力度,严禁使用违规农药、激素等农业投入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农业标准化生产使郯城农业有了质的提高,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扩展到40多万亩,主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业品质不断向“名优精特”迈进。2006年该县的“老神树”牌银杏果、“新伊甸”牌大红头杞柳和宠物篮获得了首届“山东名牌农产品”称号。

   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市场销售难题迎刃而解。目前,全县有17处农产品基地通过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2个农产品通过了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全县农民因此每年增收6000多万元。(徐勤民)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