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的济宁质监工作中,有着许多数字。它们就如同一个个跳动的精灵,打开它们,仿佛看到了那些为开拓质监工作而辛勤奋斗的勇士,这里面有丰收的喜悦,也有前进的力量,它们真切地诠释了质监工作。新的一年,这一串串光辉数字就如同前进的音符,激励着质监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顽强拼搏,为开创07质监事业发展新局面而奋斗。
五六六科学规划。为做好实验室建设,市局规划了“五六六工程”实验室建设目标即:鲁南质检院、计量院、标准院、特检院、纤检院五个技术研究院;六个国家级实验室;六个省级实验室。这为开展“科技提升年”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200万元的大投入。06年以来,全系统围绕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投入1200万元改善检测条件,其中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中国棉花公正检验济宁实验室,目前已通过了中国纤维检验局、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组织的验收,并建立了500平方米的恒温恒湿检验室,配备了HVI棉花大容量综合测试仪,具备了年公检棉花8万吨的承检能力。为提升矿山安全计量器具检定水平,建立健全了全部6项计量标准,济宁矿山安全分站已作为全国质检系统唯一一家被质检总局、煤炭安全局列入“国家矿山安全计量分站”预选单位,目前已开展了部分矿山安全计量器具检定工作。另外,山东挂车(及配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矿用支护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经省局批准正在建设中。
61 155 16750数字形成严密监管。两个安全工作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深化区域监管工作,在全市设立61个监管区域,并针对重点厂家、重点区域聘请了155名协管员、设立了167名联络员和50名密报员,形成上下结合、左右呼应、运行高效的监管机制。
3500 115012000确保了监管100%。为使区域监管工作更加有效,结合电子监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健全了企业质量档案。目前已分类建立了3500家生产企业、1150家食品生产企业和12000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档案,并对全市已经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的478家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实行重点建档,建立了纸制和电子质量档案,实行了动态监管,使监管覆盖面达到100%。
50家重点企业形成以点带面的局面。在做好区域监管工作的基础上,该局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制定了实施方案,设置了电子监管进度日程安排,重点选择了50家生产企业(食品生产企业25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5家),做好引导动员工作,组织有关单位召开会议、进行培训。组织50家实行电子监管的试点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到鹿洼煤矿、中银电化、利生面粉等先进企业参观学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00万和20万的奖励政策大力推进名牌争创工作开展。积极制定名牌奖励政策,对当年取得中国名牌和山东名牌的产品用市财政奖励分别奖励100万和20万元。并立足自身职能,不断加大了扶持引导力度,积极帮助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督促企业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计量检测体系,推动企业开展质量认证,加强企业产品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形成一个企业“一个班子、一个方案、一套措施”的“三个一”帮扶机制。今年济宁市新增中国名牌1个、山东名牌31个,截至目前,共获全国质量奖1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省名牌产品81个,获省政府管理质量奖4个,山东省服务品牌2个,邹城、曲阜两市荣获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单位。这为建设济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济宁质监系统受到了广大企业的普遍欢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扬。济宁市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对外开放优质服务单位”,并获得五万元的奖励。邹城市委、市政府为表彰邹城市局在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活动中对经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授予该局“服务经济建设先进单位”,记集体三等功,并一次性奖励现金五十万元。
23 24 10 39 44 27 89186……各项业务基础服务工作扎实有效。在标准化推广方面,目前,济宁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达到23个(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21个),24种农产品获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制定3项山东省地方标准,起草制定了10项济宁市旅游服务标准,并选定9家试点单位进行推广,建立了曲阜三孔名胜区旅游标准化示范区。有39家企业的44个产品获得采标证书,培育27家企业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工作,完成企业产品标准备案289个。在计量方面,有7家企业通过了国家级完善计量检测体系验收,89家企业获得省级计量保证确认合格证书,100多家单位通过计量认证,突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煤矿安全生产和服务“三农”生产,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基础服务工作,引导企业加强计量管理,认真抓好煤矿安全计量器具和特种设备压力仪表及各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与9家重点耗能企业签订了《共同促进节能降耗计量工作责任书》,促进重点耗能企业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认证方面,完善认证监管平台,成立了认证监管服务中心和认证协会,为全市通过各类认证的287家企业建立了认证档案,发展认证协会会员单位183家,186家企业的216个产品获得工业生产许可证,110家企业获得180张“3C”证书。为提高认证质量,对全市167家已通过产品认证的企业进行了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查处了3家假冒认证行为,查处了7家存在不规范认证行为的认证机构,有效地净化了认证市场,维护了认证市场秩序。济宁局认证监管的做法受到国家认监委的肯定和表扬。今年,在济宁局的协助下,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股票交易所顺利上市,为企业进入行业500强奠定了雄厚的物资基础。
2100 6000万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净化发展环境。在行政执法工作工作中我们首先树立执法开路、执法也是服务的理念,强化执法手段的创新。一是明确了市局稽查局和各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各分局执法机构的工作机制。二是制定了全市系统大要案互认制度。三是对大要案实行案前沟通,统一调度制度。四是针对各直属机构依法检验软弱无力的现象,市稽查局派驻五个专职稽查室,有效促进了依法检验水平的提高。五是在稽查局设立公安室,与市公安局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办案制度。六是提高执法机构的快速反应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严格了办案制度,开阔了执法思路,拓宽了执法领域,提高了执法水平,极大地促进了执法工作的开展。06年,全系统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2100多起,查处假冒伪劣商品货值6000多万元,有效地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净化了经济发展环境,同时增强了执法服务的工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