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福建省漳州市质监局获悉,该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采取四项新措施积极实施名牌战略,推进漳州海峡西岸港口大市工业强市生态名市建设。
一是制订计划推名牌。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当地重点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情况,制订了《2007--2009年度争创中国名牌产品、福建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三年滚动计划》,共有127项产品列入争创计划。同时,汇总上报了《漳州市2007年创福建名牌产品计划表》,共有53家企业55项产品踊跃申报2007年福建名牌,申报数量约是去年的3倍。该局还通过建立健全名牌产品申报资源库,并实施动态管理,努力挖掘食品、机械、汽车、电子、家具、石英钟、化工等行业产品的潜力,按照梯队扶持原则进行重点培育。
二是大力宣传扬名牌。在《闽南日报》推出“国家免检产品”、“福建名牌产品”两个宣传专版,在漳州质监网站开创“名牌之窗”、“国家免检之窗”常设栏目,集中宣传漳州市的名牌企业。同时配合相关部门推荐名牌产品参加新春花博会商品交易会,扩大名牌产品在本地的知名度,改变名牌产品“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状。
三是整合资源抓名牌。把培育名牌工作作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加强与各级政府、经委、工业办、外经、农业、工商等部门的配合,加强与工商联、有关行业公会、协(学)会和家具石英钟发展促进会等单位的协调沟通,形成合力,有力促进了名牌工作的开展。芗城区政府由分管区长亲自主持召开各镇(街)、开发区领导参加的申报福建名牌专题会议,由各镇(街)、开发区组织推荐了7家优势企业争创福建名牌产品,占该市今年新申报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
四是强化服务育名牌。发挥质监部门整体优势,实行基层局挂钩帮扶创名牌企业责任制,由各基层局对辖区申报名牌企业在标准计量、质量认证、条码代码、特种设备、填报申报资料等方面提供帮扶与服务,市局将把各县级局为申报名牌企业提供服务是否到位作为年终考评的一项内容,努力在各个环节为企业争创名牌敞开“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