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质量是质监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狠抓执法质量工作,也是质监机关树立和展示良好外部形象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山东五莲县质监局面对日趋复杂的新形势,从推进质监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法制化进程出发,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置于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了该局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的全面进步和提高。到目前,全局立案案件46起,查处假冒伪劣货值120万元,办案质量、执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没有出现一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新年伊始,该局首先从强化质监队伍素质抓起,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理念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是牢固树立“创业、干事、为民”理念,要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在工作中贯彻“五不让”即不让文件在我这里积压、不让工作在我这里延误、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不正之风在我身上出现、不让单位形象在我这里受损害。二是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仆精神,坚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万事民为先”,“群众利益无小事”。
加强服务创新,规范服务行为
该局在便民措施方面加强创新,把质监为民服务贯穿经营全过程,积极为业主排忧解难。一是创新了服务观念。由以往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的观念,转为现在为企业服务的观念。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变过去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实行零距离服务,体现了让群众办事“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少找一个人”的理念。三是创新服务手段,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服务制和案件回访制,切实保证服务质量。四是创新了便民措施。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想群众和企业之所想,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重点企业和项目提供“无假日”服务,让群众和企业感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强化监督,树行风
质监部门作为重要的质量监管部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利,为真正让“权为民所用”,该局把建立和完善干部监督约束机制,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一是畅通民意渠道,接受群众监督。近年来,该局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扩大职工对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对外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公开举报电话,把接受监督的内容、方法、要求交给社会,形成主动纳谏,广求良药的格局。二是聘请行风监督员,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聘请了2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及社会各界人士代表为行风监督员,接受他们的督促检查和评判,定期征求他们对质监工作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的研究落实制约措施,支持他们选择工作阻力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事例进行明查暗访、通报、曝光,确保执法人员牢固树立起遵章守纪的自觉意识,建设起一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的“廉洁型”质监队伍。
发挥职能优势,做好“服务”文章
一是围绕名牌培育、名牌推进做文章。实施“三扶”服务,扶持名优企业。采取扶大、扶优、扶强“三扶”服务措施,把计量基础、标准化、计量认可、许可证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培训作为服务工作的切入点,主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计量检测体系、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大力开展“保名优创名牌”、“争创山东省政府质量奖”、“产品免检”、“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等争创活动,提高全县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二是围绕重点产品做文章。针对食品、农资、建材等涉及国计民生、人身健康与财产安全的重点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始终保持打假与整治的高压态势,组织专项行动,着力端窝点堵源头,有效地遏制了假冒伪劣的滋生蔓延。
三是围绕两大安全做文章。积极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以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四定”方案实行分片包干,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各级责任人和管辖范围,对食品企业实行巡查、回访、监督抽查、质量承诺和预警,探索专业监管员、政府协管员、企业检验员的“三员”协同监管机制。同时,建立科学公正的目标考核体系,对全面完成源头监管、执法打假、综合服务等目标任务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对因监管不到位、发生区域性质量问题或者严重质量安全事故者严格实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