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6年,新疆莎车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始终紧贴地方经济,坚持通过夯实计量、标准化基础,突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大力开展打假治劣,发展质量检测水平,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促进当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自莎车县“土种鸽养殖示范基地”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第五批全国标准化项目以来,该县始终加强对县域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加快对土种鸽的立标工作。2006年9月,“叶尔羌”鸽七项标准的诞生成为喀什地区第一个畜牧标准。与此同时,该县的巴旦姆成功申报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完成了莎车巴旦姆栽培技术规程、莎车巴旦姆初加工技术要求、莎车巴旦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莎车巴旦姆种质特征、莎车巴旦姆苗木繁育技术规程、莎车巴旦姆等6项标准。此外,还收集整理了绿色无公害蔬菜标准32项,以此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农产品提档升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夯实计量工作基础。2006年该局完善了对计量标准器具的管理和开展检定工作的监督。在加油机、天平、血压计、压力表、地中衡、台秤检测项目基础上,发展建立新的检测项目,认真开展各项周期强制检定和计量监督工作,对超市、集贸市场、餐饮业等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量值传递准确可靠、市场交易公平公正。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发挥职能,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标准化工作,为把莎车县“叶尔羌”知名品牌推向更高层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莎车县农业标准化工作分步骤、拿举措有条不紊的进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深入开展打假活动。2006年以来,在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产(商)品为重点专项执法活动的同时,持续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下乡”专项活动、针对性开展建材市场的整治工作,重点围绕政府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各族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重点工程和重要项目开展了执法检查,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有效的规范了生产经营秩序。
狠抓食品质量安全。该局落实了食品质量安全措施,发挥自身优势,扶持招商引资企业,帮助健全企业质量档案,严把企业产品质量检验关。对全县范围内的146家(含小作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逐一建档立卡,进行质量安全等级评定及市场准入,并与146家生产企业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基本形成动态跟踪和监管食品质量态势,切实有效地杜绝和遏制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期间,该局还切实做好企业生产许可证申报的指导帮助工作,培育、发展、申报并办理了6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市场准入证。目前,辖区内有2家企业6个产品通过采标,有3家企业已申请采标;建立健全企业档案和企业标准化档案107家。
强化监察特种设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重点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地在用的设备,认真做好特种设备的普查登记工作,完善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处理机制,发现隐患立即责令整改,对重大隐患或整改不力的依法处罚。通过强化监察,莎车县特种设备的定检率、持证率、到位率均达到工作指标考核要求,至今未发生任何特种设备事故。这为该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可持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