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武城质量技术监督局采取“五项措施”,强力推进“富民科技工程”,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全面提升科技为“三农”服务的水平。
一是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科技项目攻关。在全县各单位抽调6名农业标准化、技术骨干,组建农业标准化服务队。围绕全县农业经济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标准问题,进行“制约县乡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症结在哪里?”等10个方面的课题研究,开展农业标准化科技项目技术攻关,加快全县主导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指导和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推动全县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
二是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科技培训。重点抓好5个农业标准化培训基地建设,组织10次科普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完成60人次农业标准化专门人才的科技培训,培养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应用带头人。定期开展送农业标准化技术到镇、送农业标准化项目到村、送农业标准化科技成果到户活动,提高农业、农村、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民自发能力,提高标准化覆盖率。
三是加快农业标准化成果转化和应用。结合县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农民自主农业实际,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开展小麦、果蔬、畜牧等大面积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协助县乡抓好千亩万头以上的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转化和应用一批农业标准化科技成果,进一步提高农业新品新技术产值率,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是提高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培育九发食用菌集团等3家农业产业化科技型龙头企业,指导金椒工贸有限公司等3家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乡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涉农企业标准化附加值、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产品上质量、上档次、上水平,增加企业发展后劲,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是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网建设,抓好5个农村信息化基地建设,搜集、发布农业标准化相关信息,搞好农业标准化宣传,进一步扩大信息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民致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