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湖北省政府组织的全省食品安全综合评价组抵达黄冈。通过现场检查、与社会各届座谈、审查相关资料等形式,对该市生产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检查,检查后一致认为,黄冈市生产领域食品监管工作有三大亮点。
一是基础工作扎实,确保了源头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今年以来,黄冈市质监系统以食品安全为抓手,全面落实“三员四定、三进四图、两书一报告”等措施,建立了区域监管责任制,进一步提升了全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特别是红安县质监局等单位创新监管方式,率先建起了功能较为齐全的电子监管网络,为早日形成食品质量安全反馈及时、查处有力的监管态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二是对优势产业和企业扶持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罗田板栗、英山茶叶为重点,通过农业标准化战略推进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实施、小作坊整治、优势茶叶企业培育,过去杂乱无序、恶性竞争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为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打下了基础。黄梅粤梅食品公司作为湖北省名牌产品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培育,今年实现订单农业10万亩,消化粮食6000多万公斤,涉农1.5万户,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检测机构快速发展,为全市食品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通过黄冈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质监系统的不懈努力,黄冈市质监局建立了“湖北大别山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涵盖各类农产品,具备加工食品计129项参数、757个产品的质量检测能力,业务范围已延伸到周边的豫皖赣三个省十多个县市,更为全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可靠保障。
最后,湖北省政府食品安全综合评价组建议黄冈市政府充分利用“湖北大别山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技术资源,进一步服务好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同时希望质监部门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小作坊的整治力度,积极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整治办法,以确保全市的食品质量安全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