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产是阳信的四大特色农业之一。过去,但由于规模小、档次低,影响了农民收入。对此,山东省阳信县立足当地实际,采取加强领导、标准化种植、技术指导、优化产销环境、强化信息服务、狠抓龙头企业、资金投入等措施,做大做强当地蔬菜特色产业,摇身变成了富民的支柱产业。
“五动”机制抓落实。阳信县里建立了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由农林、质监、科技、财政等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实行联席、会商制度,检查督导、标准生产的任务落实及阶段实施情况。
制定责任分工。各镇乡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实行分工负责制,明确责任人,狠抓落实,梯次推进。并按照“政策驱动、市场牵动、科技示范带动、专业协会促动、龙头企业拉动”的“五动”机制,狠抓工作落实。
标准生产促升级。围绕蔬菜产业发展,以提高无公害蔬菜安全质量为中心,建立完善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以基地示范、园区示范为载体,以市场为依托,以企业为龙头,全面推行标准化,突出品种优势,区域特色。依靠品牌,带动基地发展,以质量检测为安全保障,推进蔬菜产业化升级,实现农民增收。
技术服务促质量。一是建立县、镇、村三级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队伍,吸收有经验、有能力技术干部,县成立技术小组,负责全县标准规程的制定、推广及培训工作;二是实行责任包片制,组织技术骨干,分乡包片,负责技术指导与服务,深入一线发挥专业特长,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三是采取跟踪形式培训农民,结合实际生产,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进一步提高农民实际生产水平。增强农民按规程生产的自觉性。四是积极推广无公害新技术、新品种、新药肥,加强生产中控制,减少农药使用,确保上市蔬菜质量。
优化环境促发展。一是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净化农资市场。二是在规范基地市场建设的同时,扩大市场规模,增加交易车量、吞吐量。三是扶持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组织、配送中心作用,发挥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水平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利用合作组织、配送中心拓宽销售渠道,实行包装销售,提高销售质量。四是发挥品牌带动作用,鼓励企业、个人注册品牌,多创名牌。
加强服务促营销。一是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平台,为广大干部群众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价格、生产技术、农产品开发、农资等信息;二是建立信息服务网。利用信息服务站等便捷方式为农民服务,方便农民查阅,更好地帮助农民生产与销售。
狠抓龙头促膨胀。龙头企业是实行标准化生产的动力,对于蔬菜加工、销售企业,县里专门制定了鼓励、扶植蔬菜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从信贷、场地、基地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确保企业的运转及生产规模扩大,开发新产品、及销售范围的扩张。
加大投入促增收。今年以来,该县的翟王镇先后追加投资60万元,将本镇的蔬菜市场面积从原来的13500平方米扩建到30000平方米,建成集饮食、住宿、休闲、参观于一体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前来购销蔬菜的客商免费发放“绿色通行证”。目前,客户已覆盖到河北、天津、济南、东营、寿光、德州等周边县市,年蔬菜交易量达2万吨,交易额3000万元。全镇蔬菜种植业形成了市场带基地,基地连龙头(公司、协会)的格局。由于市场的拉动,全镇无公害蔬菜面积达27000亩,其中保护地面积2000亩,蔬菜上半年总产1.5亿公斤,产值3000万元,农民人均产值近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