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高新区质监分局大力开展能力建设活动,通过一年来持之以恒的抓能力建设,实现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开拓业务的良好循环,质监工作在五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电子化监管取得新突破
去年8月份,山东省质监局在高新区开展了智能化电子监管试点工作,今年智能化电子监管工作在精和细上求突破。分局通过熟练应用、定期评审、查缺补漏等方式,将企业信息输全,将监管信息摸透,如实反应监管实际情况,发挥系统有效作用。今年6月份,山东省质监局在泰安召开了电子监管现场会,分局作了典型发言,与会120余名代表到分局现场观摩,电子化监管工作受到山东省局领导和17地市质监同行的高度赞誉。截止目前,今年分局共接待全国各地质监系统53次、568人次来参观学习智能化电子监管,较好展现了高新区质监工作风采和精神风貌。
二是名牌战略取得新突破
分局采取印制宣传单、发放联系卡、开展优势产品调查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名牌战略重大意义,使广大企业对实施名牌战略有了深刻认识。3月份,召开了争创名牌优势企业座谈会,将12家企业列入争创名牌发展培育计划,从夯实技术基础、提升核心技术、完善售后服务、保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以引导和服务。农大肥业、五岳重汽、东岳重工、鲁能电力设备4家企业申报的5个山东名牌产品已经获批准,加上到期复评的泰开电气集团,今年高新区共获得6个省名牌产品。名牌带动战略将极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高新区的名牌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是标准服务取得了新突破
随着招商项目的建成投产,企业对质监工作的需求也日见显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标准化服务。分局顺势企业发展,以服务为先导,帮助企业尽快实现技术到标准、标准到产品的转换。今年共对34家企业的75种产品进行了执行标准登记,4家企业16种产品进行了备案。泰开电气集团、鲁能电力设备等4家企业的8种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了企业标准水平。帮助众诚矿山设备、普瑞纳饲料、金淳饮品、第一山洗化等8家企业起草制定标准21份,使企业生产有了依据,解决了标准制约瓶颈,促进了企业规范发展。
四是两个安全取得新突破
按照“严查、重改、多宣传”的工作思路狠抓特种设备安全,为76家使用单位的589台特种设备建立了监管档案。日常监管大力实施“3211”工程,即达到“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完善”要求,努力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做到:落实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人员,落实管理制度;特种设备要有使用证,作业人员要有上岗证;依法进行设备检验;完善应急救援措施。设备建档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作业率均达100%。
食品安全突出“三抓”。抓基础,为全区食品企业和证照齐全的食品小作坊建立了完善的监管档案,比较全面地掌握了食品生产种类、规模、质量状况、销售区域等基础信息,使监管重点更加明确。抓网络,建立了“一条线、四个面”监管网络,下至村街社区,横至一镇三中心,层层聘请协管员,实现了食品安全动态监控。抓整治,发挥“明”、“暗”两层网络作用,以受理举报为主要线索,并采取质量抽查、生产许可证年审、添加剂备案、定期巡查等方式加强食品安全整治。目前,36家食品企业签定了食品安全自律书,管委连续两年专门行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良好运行机制。
五是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
通过抓学习,提升工作能力。按照“能力建设年”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月实施“四个一”工程,即一个计划、一个总结、一次考试、一次评审。工作好不好,月底考一考;工作行不行,月底评一评。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培养了“一能两会”(能干、会说、会写)工作能力。
通过抓精细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按照人人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要求细化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实行精细化管理。编制了精细化管理业务流程,实现了“用数字计量每个人干什么,用标准规范每个人怎么干,用质量考核每个人干到什么程度”的目标。
通过抓文化建设,提升了质监工作形象。开展了每周“一言活动”,每个人每周轮流书写或摘录一句话,以此共勉、激励、警示分局人员;开展了文化廉正格言征集活动,在办公室的微机上设置了文化建设屏保画面,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建设氛围;开展了“我监督你的产品,你监督我的人品”诚信建设活动,向广大企业发出公开信,诚恳接受监督,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团结、创新、和谐质监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