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絮用纤维制品进入生产,销售和使用旺季。根据调查,黑心棉的制销已延伸到棉胎、棉被、褥子、垫子、枕套、服装等消费量大的生活必须品上。为提高絮用纤维制品的质量,德州市纤维检验所根据中纤局《关于做好今冬明春絮用纤维制品打假工作的通知》开展了絮用纤维制品专项打假行动,同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絮用纤维制品时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常识。
“黑心棉”,即使用废弃的医用棉花和医用棉花纱布、工业废料、棉短绒、生活垃圾、废旧衣物或其他再加工的产品以及发霉变质等有损人体健康的物质制成的絮用纤维制品。有些人误认为“黑心棉”就是颜色发黑的棉料,实际上被、褥、垫所用白色填充物也可能是“黑心棉”。生产企业为了使“黑心棉”外观好看,对“黑心棉”进行了洗、梳、漂白,以便瞒天过海,欺骗消费者。如今的“黑心棉”由过去的“全黑”变为黑白夹杂、内黑外白,或采用漂白工艺,制作的方法更加隐蔽。
消费者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辨别:消费者在购买棉被等絮用纤维制品时,应先看所购物品的标志、等级及长度,然后要求商家将絮用纤维制品的一角拆开,检查一下内填充物。具体有以下方法:眼观,一般来说,“黑心棉”看上去不那么光滑,而优质的棉花色泽洁白。手感,正常的棉花手感较柔软、有一定的弹性、手感好,而“黑心棉”看上去有杂质、手感粗糙。撕扯,一般而言,“黑心棉”一撕就断。鼻闻,“黑心棉”在加工时要经过漂白程序,细闻会有淡淡的酸味,优质棉花燃烧时无刺鼻气味,而“黑心棉”则有明显的刺鼻气味。如果棉胎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那么其原料应该是由化纤厂生产出来的。纤检所的工作人员还提醒消费者,一旦发现加工、销售“黑心棉”的情况,要争取第一时间向当地纤检机构执法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