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好,人才旺才能事业兴,这是一个基本规律,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发展需要吸引、保留大批优秀的人才,激发广大质监工作人员求知成才的内在动力,必须注重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选材、聚才的干部选拨环境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干部选拨制度。
实践证明用准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用错一个人挫伤一大片。公正用人就是坚持德才兼备,防止个别人选人和暗箱操作现象,将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拨出来。
一个岗位,能干的人很多,能干好的人也不少,但最佳人选只有一个,这就好比竞技体育比赛一样,每个项目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这都属于会干、能干的人,但冠军只有一个,如果满足于会干,能干,是选不出优秀人才的,很可能贻误质监工作的发展机遇。
因此选拔干部应将各项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指标加以量化,形成一套科学、理性的干部选拔考核标准体系,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形成百舸争流的局面。冠军要靠自己干出来,而不是由上级领导点出来。
质监部门作为一个业务性很强的单位对一个领导干部有着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一个不懂业务的领导是无法担负起自身的工作的,质监工作包括执法、技术检测等工作。执法工作涉及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专业法和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等,如在案件审理中,技术监督案件审理工作规则第四条规定,案件审委会主任、副主任由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担任。十三条规定由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人对案件处理意见进行审核,签发行政处罚决定。在案件审理中领导干部如果对业务不了解,是起不到对案件的把关作用和监督作用的,势必影响质监工作的科学、公正、廉洁、高效。
其次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领导干部是一面旗帜;一盏灯,如果领导不具备应有的政治理论素质就不能正确理解党中央的政策、指示。就不能正确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规定,不能很好的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贯彻执行。“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如果不了解世界社会、中国社会基本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就不能使质监工作的发展符合全国发展这个大环境的要求。
三、还要注重工作实绩,营造以工作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奖罚分明的用人机制,考察干部对质监工作贡献和对待工作的态度,使在质监工作中奋发有为、廉洁奉公、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
因此,在干部的选拔中应将业务素质、政治理论素质、工作实绩等各项指标加以量化形成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形成一套规范合理的竞争上岗机制,使最优秀的人才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为质监事业的发展打造坚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