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服务南水北调大局,十堰市近日召开全市黄姜皂素清洁生产推进会,会议要求:倒排时限,坚决淘汰黄姜皂素生产落后工艺;整合资源,加大黄姜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力度。
会议决定:2006年12月31日前,坚决依法关停所有皂素生产能力和工艺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企业或设备,坚决停止使用盐酸酸解法提取皂素的生产装置。2007年6月30日前,要实现黄姜加工企业污染物排放全部达标,逾期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将一律关停。2007年12月31日前,停止使用生产能力100吨/年以下皂素(含水解物)的生产装置。自2007年1月1日起,停止执行十政办发(2004)52号文件中关于停收黄姜加工企业环保排污费的规定。从黄姜加工企业中征收的排污费,地方留成部分用于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的示范项目建设。
十堰市委副书记蒋显福在会上指出:
一是正确看待黄姜产业。黄姜是十堰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同时存在着污染治理问题。近几年先后限期治理企业38家,停产关闭企业12家,目前仍有许多黄姜加工企业污染物排放超标,市委市政府将坚决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委、政府要求,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和服务南水北调的大局出发,采取果断措施,对落后生产工艺依法强制性淘汰,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坚决关停并转。
二是整合资源,加大清洁生产技术工艺的集成整合力度,促进黄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市各黄姜产区要抓科学种植,大力推进黄姜“高产、高含、高抗”品种选育、良种组培快繁技术;抓黄姜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的技术攻关,解决关键技术指标、规模化产业化问题和专利申报,推广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糖化—膜分离—水解”示范工程技术、“直接分离法工艺”和“三段式两相厌氧法”的末端治理技术等三大类清洁生产工艺;要加大科技、资金支撑力度,加快黄姜科技园建设,大力扶持黄姜清洁生产龙头企业,市、县科技经费要重点向黄姜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倾斜支持,对已进行清洁生产并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在土地审批、规费征收、招商引资、融资贷款、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
三是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把清洁生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各市直部门和县市区的主要负责同志要负全责,分管领导要亲自抓,黄姜清洁生产的重点推广县要成立工作专班,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实施到位,集中力量,扎实推进。发改委、财政、环保等部门要通力协作,按照要求推进清洁生产工作顺利开展。各县市区、相关部门要组织企业尽快落实清洁生产推广工作,严格环保执法,采取果断措施,按照国家政策,依法关停皂素生产能力和工艺不符合相应规定的企业。市政府将成立工作专班,对各地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验收,对工作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对造成恶劣影响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