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新 疆>>

十三类食品禁生“大限”将至

2006-11-27 14:3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从2007年1月1日起,所有生产的产品未取证或未在产品上标注QS标识茶叶等13类食品一律不得销售,否则将按有关规定进行查处。新疆范围内的13类食食品无证查处工作与全国同步进行。

   国家从2002年8月1日起全面启动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旨在从源头上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全力构筑“食品质量放心工程”。按照准入要求,国家计划用3——5年的时间全部完成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首先是对28类食品分3批实施市场准入。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入的是2002年8月启动准入的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和醋等五大类食品。第二批是2003年9月启动准入的肉类制品、乳制品、罐头、饮料、调味品、膨化食品、冷冻饮品、方便面、速冻食品和饼干等10类食品。第三批则是即将进行无证查处的13类食品。

   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即将进行无证查处的13类食品是茶叶、糖果制品、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酱腌菜、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生产企业。自2006年12月31日起,凡上述食品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销售,否则将按有关法规予以处罚。同时还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所有生产的产品未取证或未在产品上标注QS标识的13类食品一律不得销售,违者将依法被查处。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针对当前食品质量安全依然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国家计划在明年将所有种类食品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届时所有食品都将加贴QS标志。目前,对糕点、豆制品、蜂产品、果冻、挂面、鸡精调味料和酱类等第四批7类食品已于今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即将开始的食品无证查处工作,是严禁那些没有获证的企业生产和销售这13类食品,此举将迫使个别企业重新“洗牌”或“退市”。

   对此,质监部门有关人士指出:那些现在未获证但有一定基础的生产企业应当抓紧时间完善生产条件尽快取证,赶乘“末班车”。对那些在2007年1月1日以前生产的未加施QS标志的合格产品,则允许其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相关链接:QS是食品“质量安全”(QualitySafety)的英文缩写,带有QS标志的产品就代表着经过国家的批准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且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后才能出厂销售。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