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福建省漳州市质监局坚持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作为首要工作来抓,“重在提请,主动服务”,寓服务于监督管理的全过程。
加强制度建设。通过积极主动的协调,促成市政府下发了食品和特设两个安全责任制的文件,以市政府的名义下发了《漳州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市局几经研究,多次易稿,制定并下发了《漳州市质监系统生产领域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漳州市关于“风险与重点监管食品及食品用产品”监管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加强当地食品质量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加快食品QS市场准入步伐。今年来共组织完成了151家食品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现场审查及材料上报工作,截止11月15日,全市共有114家企业获QS证书128张,获证总数累计达423张,居全省第一。同时,继续做好福建省质量监督与检验管理系统软件(FQS)的培训宣贯和运行、更新维护工作,使数据库的数据处于动态管理中。该局还按照福建省局的要求,认真做好豆制品等7类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用包装容器及工具生产企业的普查摸底和及时录入数据库工作,为下一阶段把这些企业纳入QS管理打下良好基础。此外,还进一步加强获证监管工作。重点加强台风季节和灾后食品企业的安全监管,组织对全市所有获证企业逐家进行了巡查,要求企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确保获证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小作坊整治工作全面启动。漳州食品小作坊多、小、散、差,违法违规活动隐蔽性强,情况复杂,监管难度极大。该市质监局陈永煊局长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在取得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以市政府的名义下发《漳州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为抓好数据摸底工作,各县级局一方面主动与当地工商局、卫生局、乡镇企业局联系,从这些部门获取相关的食品小作坊的数据,补充完善原有的数据库;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发动全局人员按“四定”要求深入到乡镇、村(街道)进行调查摸底。目前全市已完成4043家小企业小作坊的摸底调查工作,并将根据生产状况进行分类建档,实行动态监管,及时更新完善。该局还建立了小作坊乡镇质量协管员制度,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此外,该局还着手实施“黑名单”制度,把小作坊监管与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有效结合起来,及时将“黑名单”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