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山东省>>

阳信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有效促农增收

2006-11-17 01:31: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年来,为适应消费者对“绿色无公害”的需求,山东省阳信县各级党委、政府、质监、农业科技等部门坚持“建一流基地,创一流品牌,富一方百姓”的指导方针,按照标准化、无公害绿色蔬菜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加速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建设,并将标准化生产作为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贯穿于整个产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一抓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开会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宣传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大意义,使广大农户充分认识到:标准化出产量、出质量、出效益、出竞争力。

   二抓源头。坚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制定了《阳信县无公害蔬菜操作技术规程》,对蔬菜育苗、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作了严格规定,要求种植户按规定的条款生产,农资定点专购,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组织生产。同时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对示范户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操作、统一供应农药、统一实施管理,确保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到位率。由于严格按照标准化技术规程操作,通过增施有机肥、沼液沼肥综合利用以及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等措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三抓科技。组织蔬菜农科人员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的大棚内进行技术指导,为菜农提供良种引进、科技培训、农资供应等全方位服务,引导菜农科学施肥,并尽可能减少施用有机肥料和农药,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帮助菜农解决蔬菜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四抓检验。成立专业检验队伍,定期抽验,对不合格产品取消当年的认购合同,并组织质检、农业等部门,定期突击抽查产品。同时,加大监测管理力度,并派出植保专家定期到田间进行现场监测,避免使用高毒、剧毒农药和高残留化肥,从而有效促进了全县蔬菜的无公害生产,达到了无药残留标准。最近,在山东省农业厅组织的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抽查中,该县13个蔬菜样品全部合格,位居全省蔬菜无农药残留监测第一位,达到了无公害水平。

   五抓市场。积极探索“公司+基地+标准化+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协会、企业、经营大户为中介,以全县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各大超市为主攻方向,以无公害蔬菜为主打产品,形成了“生产——公司——市场”连锁一体的循环链条,既促进了基地生产和规模的不断膨胀,又做大了大市场。

   随着市场蛋糕的做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阳信县农民发展蔬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仅该县翟王镇的塑料大棚蔬菜就发展到1300个,面积2000多亩,并有小拱棚、露天蔬菜20000多亩,蔬菜批发客商遍布本省的济南、泰安、潍坊、德州、淄博、东营以及北京、天津、河北等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一位来自天津的蔬菜客商说:“这里的蔬菜数量多品种全质量好,市场管理有序,我愿意来这里贩运蔬菜,现在我有贩运蔬菜的拖挂车3辆,每周来两趟,一年光从这里贩运出的蔬菜达上千吨。”

   目前,该县境内大量外商涌入该县蔬菜基地进购,基地沿线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既是省内外蔬菜客商进入阳信最多的一年,也是蔬菜销售最火爆和菜农获得效益最好的一年。这对推动该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最要作用。据了解,仅蔬菜一项,每年为该镇农民带来3000多万元的效益,人均达800多元。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