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东省齐河县生产的五千万公斤无公害蔬菜源源不断地运到了北京、天津等地,农民生活日渐充裕。这是该县依托科技,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给广大农民带来的最大实惠。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农业、科技等部门下大力气对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修订,制定了各种农产品详细的生产管理技术规程,加强了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实施了土壤肥料和无公害蔬菜质量监测,并投资80多万元购置了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仪等仪器,扩建了实验室,建成了鲁西北最大的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集化验、检测、诊断于一体的比较完善的检测网络。
同时该县先后举办标准化知识培训班10余次,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并在次基础上制定完善农业标准,在生产中控制农药残留、化肥污染和植物疫病,实现了蔬菜的生产符合无公害标准,出口的精特细菜达到了国际标准。建成了脱毒马铃薯、西瓜、黄瓜等5个万亩蔬菜基地,其中有11万亩无公害蔬菜通过了环境质量检测认证,各基地的农户完全按照操作规程从事蔬菜无公害生产,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扩大该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促进国内市场的准入量,选择晏婴蔬菜、焦斌食用菌、刘桥脱毒马铃薯等特色产业为重点,积极提供技术服务。
目前全县已有四大系列、10余种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基地种植的脱毒马铃薯、黄瓜等20多个品种销往济南、北京等10多个省市,出口新加坡、韩国等地,交易高峰日成交量近千吨,使当地菜农每亩净增1000多元。今年该县又先后投资近百万元,建立了占地14公顷的农业高种植示范园,年出口蔬菜可创汇100万美元。该县在园区内推广蔬菜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影响带动菜农自觉进行标准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