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金枣”是甘肃省宁县特色的农产品。为改变传统的栽培管理模式,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综合效益,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宁县县委、县政府以示范区建设为依托,以打造特色品牌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标准化示范区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滚动发展,形成九龙金枣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格局。
据悉,2004年2月,宁县“九龙金枣”省级标准化示范区被省质监局批准立项后。该县就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质监、林业、财政、发改委、科技等部门及11个重点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组建了项目标准指导组和技术工作组,从组织领导、组织管理、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加强了项目建设,为示范园区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此过程中,宁县质监局积极协调林业等部门,起草制定了《宁县大枣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宁县九龙金枣组培育苗生产技术规程》和《九龙金枣》3个地方标准,并申报了《宁县九龙金枣绿色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同时,该局以推广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为重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建成了新宁、焦村等重点示范乡镇、10个重点示范村,示范园面积达到1.148万亩,示范农户1152户。由于质监部门的全力推动,九龙金枣示范乡、村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良好的幅射效果,又带动了示范区外8个乡镇栽植了4.2万亩九龙金枣。目前,全县优质鲜枣的亩产量达到1260公斤,比项目实施前平均亩产净增454公斤,增产幅度达到56.3%,增加产值4300多万元,户均增收3700元。
标准化栽植技术的推广,助推了以金枣为产品的加工企业。截至目前,全县枣制品的加工企业达到26家,年加工鲜枣600多万公斤,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此外,宁县质监局还积极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先后帮助兴发果品厂、赛鲜果脯厂、新世纪果品公司等企业改扩建了厂房,使其具备了必备的生产条件。随着标准化生产的深入推进,宁县金枣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基本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模式。全县金枣标准化栽植面积迅速增加,目前,全县栽植标准化示范面积达到21182.1亩,超过了项目计划面积,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新宁、春荣、湘乐、焦村等乡镇为重点的四大金枣集中产区。宁县九龙金枣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格局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