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产品生产、服务管理的依据,是质量振兴的基础。山东省蓬莱质监局立足蓬莱产业布局,扩大标准覆盖范围,推动“三个产业”标准化生产。
一是工业标准抓升级。开展消灭无标准生产活动,帮助企业采用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企业内控标准,推动全市工业企业率先跨过标准门槛,2003年成为全国首批消灭“无标”生产先进市。在此基础上,引导骨干企业树立“一流企业做标准”意识,瞄准国内外前沿先进标准,强化标准“升级换代”,帮助120多家企业通过ISO质量认证,75家企业120多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基本涵盖全市骨干企业的优势产品,破除了标准壁垒。目前,全市工业企业标准覆盖率始终保持99.5%左右。
二是农业标准抓推广。为提高农产品价值,围绕农业产业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先后争取国家级葡萄、出口水产品、出口鸡肉和省级苹果标准化示范区立项,联合农业部门深入田间地头,组织专题讲座培训50余场次,培训果农3万多人次。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管理模式,采取股权合作、紧密订单和自愿联营等形式,吸纳近20万农民投身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示范户年平均增收1500元左右。尤其是葡萄种植,实行品种选择、苗木培育、栽培模式、施肥浇水、农药采用、采摘时间、产量控制等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为酿造顶尖葡萄酒提供了优质原料保障,促进农民增收3亿元。全国和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现场经验交流会议先后在蓬莱市召开,央视等主流媒体7次总结推广该市经验。今年9月份,葡萄标准化示范区作为全省2个迎检示范区之一,通过国家标准委现场抽查,《葡萄栽培技术规程》蓬莱标准荣获全国首届标准创新贡献奖,成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获奖地方标准。
三是服务标准抓示范。围绕旅游兴市和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经过2年多艰苦努力,争取蓬莱阁景区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立项,在汇报沟通、产业调研、拟制方案基础上,牵头召开全市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动员会议,组织起草6项旅游服务蓬莱标准,统一规范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各个服务环节。今年9月,山东省服务标准化工作座谈会议在该市召开,17地市听取了蓬莱局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情况专题汇报,一致认为蓬莱起点高、运作细,为全省服务标准化工作开了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