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山西省>>

农业标准化让新农村建设有了新出路

2006-10-20 14:54: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9月的南岭,金风送爽,迎来了酥梨丰收的季节。当山西泽州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工作人员来到南岭乡的时候,洋溢着满脸喜悦的种梨大户杨国屯,一把拉住质监人员的手,激动地说:“有了标准化,咱这梨就是不一样。”

   南岭乡是泽州县最大的梨果生产基地之一,梨树栽培历史已有300多年,素有“梨乡”的美称。梨果业一直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但前些年,由于农户疏于管理,以及品种退化、品质下降等诸多因素,市场占有率逐渐下滑,产量逐年降低,由最高年份的180万公斤降至最低年份不足2.5万公斤。种植面积也极度萎缩,由最高年份的10万株降至最低年份4万株。农民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

   看着这一支柱产业基地逐步走向衰亡,山西省泽州县质监局及时与南岭乡政府、农业局等部门联系,经多方论证,共同研究,决定利用高接换种技术,通过实行标准化管理,发展以酥梨为主的林果业富民工程,振兴这个梨业基地。在构建标准体系初期,泽州县质监局外出考察,多次深入农户调研,广泛收集国内外先进标准,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多年的生产实践,制定出切实可行、配套齐全的南岭酥梨标准体系,并邀请专家、农技人员和有经验的果农等相关人员召开座谈会和审标会。标准覆盖酥梨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从苗木繁育、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防腐保鲜、贮存运输等方面,对酥梨生产全过程进行了系统标准化。

   经过两年的试验推广,南岭酥梨开始受到市场的青睐。看到种梨又有了市场,农民开始接受了标准化种植,但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和种植户的增多,在标准化推广中如何保证推广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泽州县质监局的协调下,该县进一步健全了组织、培训、监管、检测、激励五大体系。组织体系,即组织各部门和乡镇,在县、乡、村建立工作小组,明确各级的目标和责任,做到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落实;培训宣贯体系,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宣传贯彻标准,印发南岭酥梨系列标准和各种农业技术资料,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举办系列培训班,农技人员每年冬季下乡负责整形剪枝和夏季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指导;监管体系,即强化对农资市场监管,确保果农所用化肥、农药、农机具的安全可靠;检测体系,即组建县农副产品检测中心,对基地梨果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检测把关,确保上市产品的质量安全;激励体系,即县政府出台了激励措施,规定对获得地理标志的,奖励10万元;通过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的,奖励5000元。

    标准体系的健全,直接提高了酥梨的产量和品质,南岭酥梨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农户种梨积极性极大提高,南岭酥梨在当地连片成规模的发展。每公斤的价格由原来的五、六角钱增加到现在的三元钱。南岭乡这个梨果生产基地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当地果农颇有感慨:“往年我们为酥梨卖不出去而发愁,今年我们为能否有充足的货源而发愁。因为现在品质好,不愁销路,农业标准化让我们新农村建设有了新出路。”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