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河南省>>

“张”冠“李”戴 服装条形码竟用在食品身上

2006-10-20 00:14: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包装袋上标注的制造商明明是食品厂,可是当执法人员将印在包装袋上的商品条码输入到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查询时,显示的厂商名称却是一家服装厂。近日,河南省登封市质监局在企业、超市开展商品条码执法检查时,发现多种违规使用商品条码行为。 
   商品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表示一定信息的商品标识,每个商品项目代码在全球范围内是惟一的,它一般印刷或粘贴在商品上,只要把商品条码输入到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查询,就能搜集到详细的商品信息,如同商品的“身份证”,具有便于商品管理、快速结帐等诸多功能。为加强对商品条码的管理,2005年10月1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施行了《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在登封市质监局日前对当地10家企业、超市的300余种商品条码抽查时,发现有20多种商品存在违规使用商品条码情况。主要表现在生产厂商伪造商品条码、使用未经核准注册的商品条码、使用已被注销的商品条码、商品条码印刷不规范、超市未健全条码查验制度、店内码使用不符合规范等,扰乱了商品条码市场,其行为已严重违反了《商品条码管理办法》。日前,登封市质监局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厂商限期整改,并对部分违规经营的商家进行查处。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