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辛辛苦苦地种点西红柿容易吗?你就这么坑我们,你们也太缺德了吧……”
“再称一次看看,不会少你们的……”
……
这是昨天早上发生在山东省庆云县东辛店乡集市的一幕,吵架的双方是附近小王村的一位卖西红柿的大爷和外地来的三个收购小贩。这一幕正好被庆云县质监局的执法人员看在眼里,他们立即上前询问事情缘由。
原因,大爷临来之前就在自家的西红柿地里称过了,两筐去皮以后共80公斤,结果小贩一过秤只有70公斤,足足少了5公斤,结果大爷就急了,和小贩们理论起来。小贩们振振有词,最后竟吵了起来。
当前,秋菜丰收的季节,很多外地商贩利用乡镇早市、集市、下午市等进行收购,并且在收购时候经常利用作弊秤或者是落后的木杆秤进行称量,以此坑害农民兄弟。庆云县质监局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积极组织计量检定和执法人员,对全县的重要农产品交易市场进行巡查和对流动摊贩进行计量检查。
庆云县质监局的工作人员随即对事情进行了仔细调查,并对外地收购小贩的秤立即进行计量检定。该小贩使用的是一个老式的大木杆秤,整个秤杆有近1米长。按照小贩的说法是以前在生产队时候使用的,现在已经没有地方可以买了。另外,这杆秤的秤砣有普通木杆秤的10几倍重,计量人员对此木杆秤进行了检定,发现标准器为50公斤时候,检定结果48公斤;标准器为100公斤时候,检定结果为97公斤。显而易见,该木杆秤计量偏差严重超过计量标准要求。
但工作人员觉得很奇怪,根据初步的检查结果,100公斤少3公斤,那大爷80公斤的西红柿怎么就少了5公斤呢?这里面肯定还另有玄机。该局随即对该木杆秤进行了认真检查,发现在秤砣底部有一个螺丝状的“小东西”,由于经常在地上摩擦,如果不仔细看,已经很难看清楚这个“机关”,工作人员用一个螺丝刀拧开一看:小孔里面被用电钻重新钻深了,并灌了满铅块。随即执法人员询问小贩。小贩无语,最后无奈道出了天机。
原来这三个小贩分工明确,一个负责看秤杆,另外两个小贩用木棒插入木杆秤的提绳中,一人一头,在抬西红柿筐时故意用脚往上踮,并且多选择年龄较大并且眼神头不好使的老年人下手。
真相大白后,工作人员用标准器重新给大爷的西红柿进行了称量,大爷激动地说:“今天还真多亏了你们,要不我就被他们坑了,你们真好啊。”随后,执法人员没收该不合格计量器具,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此违法行为做出了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