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记者从甘肃省质监局获悉,甘肃省质监部门开展的“打假保名优质量月优集中行动”取得辉煌战果,执法人员此间共检查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1849家,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达350.59万元。
今年质量月前夕,甘肃省质监局就将“打假保名优集中行动”作为推进“名牌战略”、“质量兴省”及“质量兴市”战略的重要方面,进行了周密部署。在活动中,各市州质监局举行了以“创新提升质量,名牌促进发展”为主题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对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向消费者进行了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各地质监部门对伪造产品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冒用生产许可证、中国名牌产品标志、国家免检产品标志、QS标志、强制性认证产品标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等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使一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案件水落石出。其中,张掖市销售假冒“立白”牌无磷洗衣粉案件,陇南市销售假冒“茅台酒”案件的查处,极大地打击了造假售假分子的嚣张气焰。
甘肃省质监局稽查局副局长蔡元恒告诉记者,此次专项行动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主要是质监部门在专项行动中实行了三项制度:一是实行了协管员定期培训制度。各级质监部门对辖区内各街道社区的协管员进行了专题培训,给他们系统讲授了质量技术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辨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使协管员成为打假队伍的有生力量,形成了庞大的监管网络。二是建立了名优企业联系制度。在此次行动中,各级质监部门加强了与名优企业的联系,了解了被假冒产品的信息,使打假工作更具针对性。三是完善了12365举报投诉处理机制,积极鼓励群众举报制假售假窝点和线索,为执法人员开展打假工作提供了有价值案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