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28日,由国家标准委组织的专家组,对山东蓬莱葡萄标准化示范区进行了现场检查。通过此次全国抽查,山东省确定了青岛正大集团有限公司肉食鸡标准化示范区和蓬莱市葡萄标准化示范区2个迎检单位,蓬莱作为政府承建的示范区典型代表,顺利通过检查。专家组一致认为,蓬莱以建设国家级葡萄标准化示范区为载体,大力推行葡萄标准化种植,严格实施葡萄限产和品质控制,为酿造顶尖葡萄酒提供了优质原料保障,推动了“葡萄酒名城”建设,示范区建设模式和成效走在了全国前列,“蓬莱模式”值得推广。专家组认为,蓬莱葡萄标准化建设具有三个明显特点。
一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葡萄种植实现了标准化。蓬莱一直将葡萄和葡萄酒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培植。但是1998年前后,由于片面重视葡萄种植规模,葡萄质量良莠不齐,加之市场形势不好,葡萄价格持续下跌,整个产业受到致命打击。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后认为,葡萄酒行业正处于上升时期,蓬莱具有优良的葡萄种植条件,选择葡萄和葡萄酒产业没有错,关键是要切实转变生产方式,推广采用标准化种植技术。要实现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大发展,真正凸现特色产业优势,必须下决心走科学化、规模化种植的新路子,依靠标准化打破产业发展“瓶颈”。2002年3月,蓬莱市葡萄标准化示范区被列为国家级葡萄标准化示范区后,蓬莱市及时抓住这一机遇,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坚持走科学种植、有序生产、质量取胜的新型发展道路,使葡萄种植实现品种区域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标准化。
二是围绕标准提升质量,葡萄酒生产实现了品牌化。标准化示范基地面积的扩张,为打造区域性葡萄酒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蓬莱充分发挥“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的资源优势,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对优势农产品纳入中长期培育规划,从技术基础、质量控制、科技创新和品牌营销等方面加以重点扶持,出台相关奖励政策,激励葡萄酒企业共获得“中国名牌”1个,“山东名牌”3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企业5家,24家企业已取得葡萄酒生产许可证,整体打造葡萄及葡萄酒“蓬莱产区”的品牌形象。
三是整合资源壮大规模,葡萄和葡萄酒发展实现了产业化。通过葡萄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放大了蓬莱的资源优势,推动葡萄和葡萄酒作为蓬莱市的百年立市产业不断壮大发展。国内几乎所有的葡萄酒知名企业都在蓬莱建立了企业或基地。示范区建设中,着力打造了烟台——蓬莱烟蓬观光大道沿线18公里“葡萄长廊”,形成集葡萄标准化种植、加工、观光为一体的葡萄酒产业聚集带,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转变,不仅为葡萄酒生产带来可靠的原料保障,而且还绿化、美化了荒山、荒坡,极具生态旅游、健康旅游题材,再加上葡萄酒的文化积淀,丰富了蓬莱的旅游资源和内涵。并组建了全国第一家葡萄酒研发机构,引进了江南大学蓬莱学院项目,开设葡萄及葡萄酒专业。引进了全国首家葡萄及葡萄酒交易专业批发市场,为百年立市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智力和交易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