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美国进出口检疫官斯科特•雷得林先生赴我国鸭梨之乡——山东省阳信县检验出口鸭梨情况。
斯科特•雷得林先生一行来到该县一些鸭梨园,实地观看了鸭梨生长情况,详细了解了鸭梨生长过程中的肥料使用、农药喷施和病虫害防治等具体情况,对该县的标准化生产给予了高度评价。
9月上旬以来,阳信县专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鸭梨今年的产量、质量、价格及市场进行了调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了测算。调查结果表明:阳信鸭梨今年的产量、价格又有新增长,产值突破2亿元。产量情况:以鸭梨为主的梨总产量比去年增加1.2万吨,增长6.7%,达到19.2万吨。(其中鸭梨产量为17万吨)。质量情况:商品果率占75%、下捡果率占15%、残次果占10%。装箱商品好果中,80#、60#梨占85%,96#梨占15%。价格情况:按规格市场收购价为:80#、60#梨0.7元/斤,96#梨0.42元/斤,下捡果0.3元/斤,残次果0.1元/斤。鸭梨综合收购价格为0.55/元。全县今年鸭梨总产值为2.112亿元。同时,吸引了南京、上海、北京和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订购阳信鸭梨。
据了解,近年来,阳信县积极探索“公司+基地+科技+农户”四级联网的模式,采取强力措施切实保护鸭梨资源,努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村,大力推行鸭梨标准化生产,并从国内外引进培育了早酥、绿宝石等多个新品种,把20万亩梨树品种合理调整为早熟梨、中熟梨和传统梨,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互相搭配的结构布局。这使阳信鸭梨脱胎换骨,实现了质的飞跃,先后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欧盟等多个国家。
据悉,斯科特•雷得林先生一行还就进一步提高阳信鸭梨品质与该县林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