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黑龙江>>

伊春市质监局着力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2006-09-25 08:11: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03年6月以来,黑龙江省伊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走始终坚持把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作为贯穿工作的主线,先后被评为全国锅容管特普查整治先进单位、全省百姓口碑最佳部门、全省财务审计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市服务型机关建设先进单位、法制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两年全市行风评议获第三名。

   抓班子,带队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该局以提高干部创造性工作能力为根本,着力建设“团结型、创新型、奉献型、廉洁型”班子,以共识求共力,统一班子成员的思想。

   抓学习,提素质,实施人才强局战略。该局开展了“十个一”工程,以每日一题、周末课堂为学习主要阵地,灵活采取面试、笔试、岗位练兵、以会代训、技术大赛、知识竞赛等形式,对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公文写作等方面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先后有70多人走上讲台,讲授了110多节课。在学习中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干部,1人在全省系统法律人才选拔赛中获第二名,2人在全省系统优秀财务人才选拔赛上分获得第一名、第三名的好成绩;有30余名职工通过各类资格考试,20余人进修提高学历,2人读研究生,12名同志的论文在省、市获奖,全系统已经形成浓厚的学习之风。

   抓竞赛,强业务,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在全系统开展了双千分工作竞赛,使抓基础、搞突破、增添闪光点、再登上新台阶成为各单位的新目标。2006年9月,龙乡林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龙乡”牌人造板被评为中国名牌,目前已有西钢集团等32户企业的39种产品获得黑龙江名牌称号,1户企业获得了省级质量管理奖,有47户企业通过了ISO9000族质量体系认证。已有木材精深加工、制药、畜牧产品加工等5个行业的36户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红星平贝等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被批准为国家级示范区。在特种设备监管中,共检查特种设备3100多台次,查处101处隐患,封停23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端掉非法充装黑窝点7家,扣押工业气瓶300余只,全市已有110户企业115个单元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2005年以来全系统就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0多人次,查处违法案件507件,涉及14类149种产商品,查处大要案19件,公开曝光定点揭露12件,端黑窝点17个,有效打击了制假售假行为。

   抓廉政,促行风,保障事业顺利发展。深入推行“廉政五制”,即分权制约机制、内外监督机制、岗位约束机制、激励竞争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实施抽检分离制,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抽检分离;全面推行“四位一体”监控制,加强对技术机构的监督管理,实现了法规科、计财科、监察室、检验中心四个环节相互制约把关,开展了“服务千企百乡”活动,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减免收费等措施,为企业产生直接效益600多万元;全市系统共确定18个帮扶乡和81户帮扶企业;相继出台了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35项,下放了7项权利,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全市企业减轻负担100多万元;引导帮助20余户企业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该局技术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检测仪器600余台件,得到企业的高度赞誉。

   抓基础,强手段,改善办公手段条件。该局先后为技术机构购置了大型检衡车、液相色谱仪等价值200多万元的检验检测设备,拓宽了检验领域,提高了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加大信息化建设,建成了自己的网站,达到了人手一台微机,实现了全系统资源共享;增添了60余万元的执法装备,有效提高了行政执法能力;投入40多万元对办公环境进行改善,建成了文明、规范、整洁的办公环境。

   抓共建,献爱心,发挥社会公益特性。组织检定人员、验光人员为离退休老干部、敬老院的老人和中小学生验光,仅2006年就有1500余人受益;免费为老年公寓、社区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室检定血压计、衡器、氧气表等160多件。2006年就帮助贫困学生8人,捐书260册,捐款5160元,资助贫困户7户,捐款2580元、捐赠衣物639件和价值4000多元的米、面、油。实施“拥军工程”,开展了送健康、知识、安全、温暖到军营活动,为部队免费抽样检验面粉、食用油、饮用水等食品7种23个批次,检定医疗器械15台(件),免费对14座弹药库进行了防雷测试。

   抓创建,求规范,增强创建活动实效。组织人员参加市直机关举办的全市第七、八届排球比赛,男排分获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绩,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组织了迎庆七一大合唱、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和迎国庆书画展等各种主题活动,开展了演讲、排球、羽毛球、拔河等比赛,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身心素质。在单位的网站上建立了“文明之窗”栏目,举行了《条例》等相关知识的笔试、面试,强化对创建活动的学习宣传;加强创建资料的收集、整理,累计建立创建档案155卷,图片资料6卷,声像资料20余份。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