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西阳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摸清底数、建立档案、分类监管、定期巡查的基础上,重点对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开展了专项整治,严密监管食品加工小作坊的质量安全,取得显著成效。
该局根据食品小作坊规模较小,生产条件落后,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信息相对闭塞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保证食品安全基本要求》,从基本管理制度,应符合的基本卫生条件和生产要求,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原辅材料的基本要求,生产加工、运输与储存的基本要求等方面加以规范,要求小企业、小作坊必须达到基本要求才能组织生产。
在此基础上,为提高监管的有效性,该局进一步细化要求,督促企业建立五台帐,即企业产品执行标准台帐、食品添加剂备案台帐、原辅材料包装物进货验收台帐、产品质量自检和监督检验结果登记台帐以及产品出入库登记及销售台帐。特别是对企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原辅材料及包装物等严格实行登记备案制度,要求企业详细记录添加剂的进货时间、地点、销售方联系方式,添加剂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以及相关质量证明文件、规定添加量、实际添加量、添加于何种产品等内容,切实做到生产厂、销售商、使用者三明确,使用产品、使用量、食品流向三清晰,真正实现原辅材料(添加剂)可溯源,质量安全有保证。
为使小企业小作坊诚信经营,同时接受更广泛的社会监督,该局实施了五公开制度,规定企业向群众公开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承诺书、县乡村(企)三级食品监管人员名单及监督投诉电话等,使群众了解企业概况并监督企业生产。
在日常监管中,该局根据公开内容和巡查情况,按照企业证照齐全与否将辖区内企业分为三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一是对于三证齐全的,积极培育支持,促其不断提高,帮其争创名优产品,并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企业不断上档升级。二是对有证有照但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若其产品纳入准入管理目录的,企业也积极改进生产条件的,该局积极帮助其建立标准化体系、计量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兼并联营,不断做大做强,促其尽快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若企业不积极采取措施,不改进生产必备条件的,该局坚决依法查处。三是对无证无照的,及时将企业名单报告县政府和市局,提请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按照《食品卫生法》和《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取缔。
通过有效的措施,严密的监管,该县建立五档案的小企业小作坊达60余家,被责令停止生产销售的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小作坊5家,上报县政府取缔的无证无照小企业小作坊12家,新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2家,全县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生产加工逐步走上规范化的发展轨道,食品安全进一步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