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质监总局把今年继定为食品安全年,把食品质量安全工作视为质量监督工作的一号工程。宁津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国家总局要求,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食品企业建章立制规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宁津质监局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到:建立和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加快构建“事前保证和事后监管相结合”的闭环监管机制、开展专项整治和专项巡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为规范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有效遏制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宁津质监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添加剂监督管理规定》,为宁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提供依据。该局还及时给全县30多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下发了《关于建立各种登统计制度的通知》,要求各企业将采购的食品添加剂数量、名称和生产企业进行登记,如实记录每周的使用量。质监巡查人员在检查时核对库存量与实际记录量是否相符,是否符合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防止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
同时,为进一步推进食品质量安全的分类监管,按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大小、技术含量高低、生产条件和质量保证能力水平的高低、检验监管的难易程度等情况,突出监管重点,实施分类指导、分类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宁津实际情况,宁津质监局出台了《关于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分类监管的规定》。针对宁津醋、蛋糕类食品加工企业多为小型、相对分散的手工式生产模式,存在着生产过程混乱、资源浪费严重、同乡镇同类型企业重复建设等一系列的问题,宁津质监局帮扶企业整合资源,建立了“五统一分”的管理模式,即:统一生产(加工)场地、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出厂检验、分户销售独立核算。这样既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有效地保证食品生产的质量安全,又方便质监监督管理。
宁津质监局还将辖区内30多家家食品加工企业划分为5个片区,确定了责任人,并与各个企业签定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和责任书。食品巡查人员按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巡查监管实施细则》,对A类企业每半年一次、B类企业每季度一次、C类企业每两月一次、D类企业每月一次分别进行了巡查。每次巡查时,巡查人员均认真填写巡查记录,及时向企业指出发现的食品生产标识标注不全、生产加工场所卫生条件不符合要求等问题,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并将巡查记录及时录入局电子监管系统。
期间,该局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人人关心,支持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利用多种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半年来共上报各类信息资料40余篇。根据宁津食品生产及管理现状,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宁津质监局特聘请食品专家给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食品销售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有关食品质量安全及管理的知识讲座,增强了各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深受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好评。
目前,宁津质监局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全面落实“既要便民、又要管好”的监管原则,在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管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决心抓紧抓实。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对有一定基础,守法经营的家庭式作坊,通过帮扶引导、联合改造,促进其提高生产和质量水平;对根本不具备条件的,该关闭的坚决关闭,确保不因小作坊监管漏洞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在以往监管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研究办法、提出措施、推广好的做法,把小作坊的监管工作抓实、抓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