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的“中国鸭梨之乡”——山东省阳信县20万亩梨园内,成熟的鸭梨硕果累累,挂满枝头,美梨飘香,果香诱人。订购鸭梨的客商纷至沓来。“再过一段时间,这些鸭梨就会漂洋过海,摆上美国沃尔玛超市的货架了!”,一位常年从事果品出口贸易的外地公司老板喜洋洋地说。
近年来,阳信县大力推广实施鸭梨标准化生产技术。正是凭借着标准化的生产方式,阳信鸭梨近几年在国际市场上连连闯关,相继敲开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大门,先后成为美国沃尔玛等“国际超市”的果品采购基地。
“可别小看阳信鸭梨,它在沃尔玛超市能卖到一美元一个呢!”在阳信梨园郭村的梨园内,一位忙着采摘的梨农指着面前的梨树自豪地说。但在前几年,一个36斤标准箱的鸭梨从阳信运到广州市场,卖一箱梨的价钱还不够一个梨箱钱,不少梨农都打算刨掉种植多年的梨树。
面对这种情况,阳信县进行了深刻反思。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品种单一,上市集中等因素导致阳信鸭梨从“金蛋子”变成“土疙瘩”。为此,阳信县开始实施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涉及鸭梨产前、产中、产后从传统种植模式到现代科学种植方式的变革,并逐步探索出对果品实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并先后制定出《阳信鸭梨栽培技术规程》、《阳信鸭梨果园标准化管理规程》等标准规程,健全了鸭梨生产的标准体系。对果树严格实行统一修剪、统一施肥浇水、统一点粉等“六统一”的生产方式。在鸭梨生产的各个时期,林业技术人员深入果园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逐步健全了果品检测体系,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浇水量、施肥种类和施肥量,合理选择采摘时间,保证和稳定了鸭梨的品质。
农民增收和标准化种植,龙头企业的带动是关键。阳信县积极探索出“公司+基地+科技+农户”四级联网的模式,把梨农们分散的果园变成公司的基地果园。公司负责向果园投入农药、化肥、套袋包装等生产物资,提供技术服务;果农按公司要求生产商品果,检验合格后由公司实行保护价收购。在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的同时,阳信县还积极适应市场变化需求,从国内外引进培育了早酥、绿宝石等多个新品种,把20万亩梨树品种合理调整为早熟梨、中熟梨和传统梨,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互相搭配的结构布局,从而使阳信鸭梨脱胎换骨,实现了从集市上按斤论堆卖到超市里论个卖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