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甘肃省>>

令人畏惧的“豆制品”

2006-09-14 08:19: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这是一次秘密的集中行动。

   9月12日,兰州市质监局城关分局根据群众举报及执法人员事先掌握的情况,开展了一次“黑豆腐坊”专项整治行动。所见所闻让人触目惊心。

    记者目击:脏乱不堪的“黑豆腐坊”

   9月12日上午10时许,城关质监分局稽查大队的执法人员根据群众举报,首先来到位于东岗镇与榆中和平交界处的左家湾。在公路旁边的一座小山上,记者随同执法人员沿着标有“五泉奶牛场”路标的土路一直行进,漫天飞舞的尘土十分呛人,汽车走了大约两分钟,就来到了被人称为“豆腐加工黑作坊基地”的“五泉奶牛场”。

   刚一进入五泉奶牛场,记者就闻到空气中有一种浓浓的粪臭味。在奶牛场的中间就藏着一家“黑豆腐”作坊,其前方则又是一家驯鹿养殖场,奶牛和驯鹿养殖场散发出的粪臭味弥漫到这个豆腐加工点各个角落。进入加工房内,记者看到地上到处流淌着发臭的污水,几个塑料大桶内装满了经过豆浆机磨碎的豆浆,两名脚穿雨鞋、身着短裤断袖、满脸污垢的加工人员正在将豆浆制作成豆腐皮、豆腐干等豆制品,其他加工用具零乱地丢弃在房内,苍蝇在房内肆意地飞舞着,豆腐干成了一些苍蝇嬉戏的地方,门前一只小狗则蹲在一大块刚加工成的豆腐干前。

   随后,记者又随同执法人员来到位于北面滩的两家“黑豆腐”加工点。当记者刚一走进该豆腐加工点门前时,落在豆腐房门口墙壁上的苍蝇便一哄而散,房内苍蝇不仅成群地落在加工好的豆腐干上、电灯线上和垃圾堆上,房内加工人员的用过的米饭锅、饭碗上也爬满了苍蝇,让人十分恶心,浸泡在大桶内的原料中则加杂着各种变质、腐烂和发霉的大豆。在距磨浆机不到2米远的地方,执法人员还发现了加工人员的“起居室”,袜子、拖鞋等操作人员的生活用品十分抢眼。该局公安特派室的一名警官见此情景好奇地说:“很难相信这居然是加工豆腐的地方”。

   在检查中,当执法人员要求黑作坊的老板出示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及加工人员的健康证时,他们竟然说“证照都拿到销售点去了,我们在这里只是来糊口的,兰州好多豆腐都是这样加工的”。据一家黑豆腐作坊老板介绍,在这种环境下加工的豆腐都被送到市内各集贸市场上去出售,每个作坊每天可销售豆制品100多斤。

   在当天的行动中,城关质监局共检查了类似的豆腐黑加工窝点5个,但有2个黑作坊的老板在执法人员刚到现场时就关门逃脱了。据该局执法人员介绍,根据平时的经验判断,这5个加工点均属无健康证、无卫生许可证、无工商营业执照的黑作坊,加工人员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多年从事豆腐加工,一处加工点被捣毁后便换另一个点“重操旧业”,并经常与质监执法人员玩“猫和老鼠”的游戏。

    “黑作坊”缘何禁而不绝

   在检查中,记者发现,一口大铁锅、一台磨浆机、几口大塑料桶、几把千斤顶就是一个豆腐黑加工作坊的全部“家当”。据兰州市城关质监分局副局长冯乐功介绍,自8月中旬开始,该局已对辖区内的所有豆腐加工点进行了摸底调查,要求无证的加工点要限期整改,争取达标生产。一个多月已经过去了,但这些黑作坊的老板对执法部门的整改通知置若罔闻,还在照样生产。   

   冯乐功分析认为,经济利益驱动是豆制品黑作坊“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一个“豆腐”黑作坊的成本最多不超过3000元,但其每月的利润在2000-3000元之间。同时,这些小作坊大多位于偏远的城乡接合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流动性,且多数是外来人员租房经营,投资少、见效快。如果在一个地方被执法部门捣毁,他们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照样加工,与执法人员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推行集中化生产模式势在必行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冯乐功副局长告诉记者,仅兰州市城关区的豆制品黑加工点就达40多家,虽然质监部门对其多次取缔,但收效甚微。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规定和兰州市的实际情况,当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按照既要便民,又要管好”的思路,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推行集中化生产加工模式:动员小作坊的老板入驻生产条件好的柳沟河豆制品集中加工生产线,选择一家质量信誉好的豆制品生产企业对其进行管理,统一进货渠道,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市场销售。引导豆腐小作坊联小做大、整合做强,规范发展,切实解决豆腐黑加工窝点存在的突出问题。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