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为工作出色,苍山县农业标准化工作受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表彰。苍山县人民政府荣获“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同时被授予无公害蔬菜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地处沂蒙老区的苍山县是农业大县,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蔬菜种植。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市场对无公害蔬菜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模式种植不再适应市场需求。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苍山县质量技监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服务三农,引导当地农民推行标准化生产,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工作人员因地制宜,经过实地考察,先后引进国际标准270多项,制定、发布全县主要品种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标准39项。在大力开展标准化知识下乡、进村、入户的活动中,先后分期免费培训15万人次。为了帮助农民朋友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工作人员在县电视台每月举办两期标准化生产知识专题讲座,并联合蔬菜发展管理局共同开通了“蔬菜标准化生产热线电话”,24小时接受农民咨询;“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专车”天天驶入田间地头,为农民送去贴心服务。2002年,苍山县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04年5月,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苍山县国家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区的考核验收。苍山县成为远近闻名的“山东南菜园”、“洋菜园”。
拿到市场通行证之后,苍山蔬菜相继打入国际市场,36个蔬菜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目前,“苍山大蒜”、“苍山山牛蒡”已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成为国际市场的畅销菜。蔬菜的畅销,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兴起。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多达6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1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近20家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并按国际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农产品,产品相继打入东南亚、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万亩无公害蔬菜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65%以上的农民与这些企业“沾亲带故”,农业标准化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长足发展,引导农民真正走上了发家致富的路子。实践证明:实施农业标准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健康、良性发展,进而切实起到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2005年苍山县农副产品出口品种达到6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鲁南苏北地区最大的创汇农业基地,农产品的外向度达到35%。全年实现农副产品进出口额3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20元,同比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