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山东省>>

[图文]“绿色钱袋子”鼓了农民腰包

2006-09-07 14:48: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俺家的黄金梨,采用了标准化技术种植,又脆又甜,今年价格每公斤6元左右……”临邑县宿安乡李大爷在自家的黄金梨果园里边采摘边高兴地说。眼下,正是黄金梨成熟的季节,只见黄彤彤的黄金梨缀满了枝头,压弯了树枝,外地前来收购黄金梨的车辆络绎不绝,果农们正在忙着为“绿色食品”黄金梨“排队”装箱,脸上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

   临邑县地处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有其自然环境优势和产品优势。但几年前,果农并未因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而获得很大的经济利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标准化水平低,质量好的果子没有自己的品牌。为了使果子卖得好、销得远,临邑县质监局充分发挥果品区域特色优势,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和源头,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走农产品标准化种植的路子,树立品牌意识。

   几年来,该局结合全县实际,进行了调研、分析、论证和筛选,以中华寿桃、西红柿、韭菜、西瓜、黄金梨等5种农产品作为发展重点,并为之申报山东省名牌农产品,同时还把临南大市场作为蔬菜物流配送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在黄金梨种植过程中,该局积极与当地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宿安金色农业有限公司联系,为其制定了《绿色食品黄金梨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鲜梨包装生产操作规程》等一系列材料,使黄金梨取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同时,该局组织梨农进行专题培训学习,使其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标准要求,按标准生产种植,并从梨园规划、良种选用、苗木技术、环境要求、土壤改良、肥药使用、田间管理,到成品采收、包装储存等过程跟踪服务,使黄金梨产量不仅稳定提升,而且具有品质口味佳、上市时间长的特点,引得各地果商主动上门求购。果不出园就卖上了好价钱,产品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各大城市,让果农们真正尝到了甜头。难怪李大爷逢人就说:“是农业标准化这本真经,让俺的黄金梨卖到了首都北京”。

   目前,黄金梨生产基地面积已达到了500多公顷,每公顷增收达7万余元,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收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