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市质监局牢牢抓住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及其零部件等重点产品,抓住春耕、秋种和三夏期间等重点时节,抓住大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以及乡、村农资集散地、仓储点和经营单位等重点环节,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一些办法和措施,深入开展“放心农资进农家”活动,彻底封堵伪劣农资的流通渠道,使全市农资产品质量趋于稳定,假冒伪劣充斥市场的现象得以遏制。据悉,今年化肥产品质量合格率与去年后季相比上升8.5个百分点。
庆阳市质监局上下充分认识到,确保农户用上放心农资是服务地方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为此,该局进一步完善活动机制,制定并印发了2006年到2008年期间《庆阳市质监系统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实施方案的通知》,建立专项领导小组和农资打假经费保障制度。该局每年列支5万元专项经费,保障执法人员、抽样人员和检验人员的办案费、抽样费和检验费,努力做到专项治理工作“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以解决多年来由于专项经费欠缺而造成的专项治理不力、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同时,庆阳市质监局结合全市农资市场实际情况,以“放心化肥进农家”活动为载体,坚持市县联动、多方配合、打扶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首先以30个乡镇为重点,在辖区大张旗鼓的展开宣传攻势,大力宣传国家农资生产经营有关政策,突出宣传名优产品、获得国家免检的产品和适合辖区土壤结构、质量比较稳定的产品。期间,该局还组织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免费检测农户在用化肥,宣传科学施肥的知识和方法,并通过详实直观的资料,使农民学会辨别劣质化肥的方法。
为打击劣质农字,该局开展“放心农资进农家”活动,并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先后成立了以市、县(区)两级质监局长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市农资专项整治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市化肥专项打假行动。目前,庆阳市质监局已组建9个专项整治组、10个专项抽样组,抽调14名执法人员和抽样员,加大工作力度,集中时间展开检查和抽样。从去年至今,该局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100多起,查获假冒农资货值160多万元,检查覆盖面延伸至100多个乡镇,500多个农资产品经销门店,查处质量不合格、假冒伪劣和无生产许可证及无登记证号的化肥200多吨,查封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农用地膜1600公斤,涉案货值达16多万元。
为进一步做到“从源头抓质量”,该局派出专项考察组,认真对周边地区部分农资生产企业的资质规模及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设备、质量保证体系、售后服务保障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考察调研并与经销商和农户座谈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生产规模和工艺水平确定了放心化肥生产企业,并向社会公布。与此同时,针对农资产品质量优劣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该局对经产品质量抽检合格和不合格产品适时通过媒体向社会进行通报,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化肥、农膜、农药生产企业列入“黑名单”,并进行信息通报。近日,在全市“放心农资进农家”活动情况通报会上,该局还正式公布了列入2006年化肥产品“黑名单”的5户化肥企业5个产品名单,2006年上半年不合格的22户化肥企业22个产品名单,2006年跟踪监管的25户化肥、农膜企业39个产品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