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川质监分局稽查大队在淄川区杨寨镇杨寨村成功捣毁一假酒制造窝点。当日上午9时许,行政执法人员在位于该村村委南面一民宅内,现场查获已生产好的假酒32箱,用于制造假酒的散白酒50余公斤,未使用的包装箱350个,假冒商标260个以及瓶盖等物资一宗。执法人员当场对上述物资依法实施了扣押。
经过2003年底和2004年初的一段严打,淄川辖区内的假酒制造基本绝迹。然而,8月18日,淄川质监分局稽查大队却突然又接到了举报——有人在制造假酒。举报就是命令,大队领导马上安排一分队火速向假酒窝点扑去。当几名队员来到群众举报制造假酒的那家住户的门前时,只见一位50多岁的男子悠闲地坐在门前看报纸,而且院内非常整洁,毫无一点造假的迹象。举报有误?还是另有原因?因为这是一所普通的民宅,执法人员经过简短商定,没有贸然进入。此时,一桩看似普通的假酒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这次的举报者是一家酒厂的人员。据举报人说:“今年年初,周村一位客户打来电话,说他手里有一瓶酒,是我们生产的。酒里面有一个死苍蝇,要我们拿5000千元买回,不然就给曝光。”厂里马上派人前去处理,仔细察看设鞥产日期,发现这是一瓶假酒。过年后,他们是正月十六才正式上班,而那瓶酒上所标注的生产日期是2月8日(正月十一)。直到该厂在向淄川质监分局正式举报前,才听某酒厂打假人员说出了这个非常隐蔽的造假窝点。淄川质监分局的行政执法人员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周密侦查,最后,对造假地点、证据等确定无疑后再次采取述行动,捣毁了造假窝点。
在假酒现场,当事人告诉执法人员说:“8月16日曾来了一伙人,有穿制服的也有穿便衣的。他们说我这是在造假,叫我以后不要再干了。打那,我就收拾起来不干了。”据当事人说,他还有一个合伙人,所用的一切东西都是其合伙人弄来的,但已经去了广州,电话也打不通。
造假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