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来自国家农业部、北京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的专家审查组,对三门青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进行了评审,专家认真听取了三门县人民政府关于三门青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报告的陈述,审阅了三门青蟹质量技术规程,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进行了认真的评审,认为三门青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予以通过。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是20世纪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为有效保护本国特色产品而采取的重要制度体系,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中所认可的通行保护规则。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取消了原产地地理标记产品保护制度,于2005年7月15日开始统一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
地理标志产品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在法律上受永久保护,对推进区域经济效益具有明显作用。浙江省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已有杭州龙井茶、绍兴黄酒、金华火腿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而三门青蟹是全国唯一的地理标志保护海产品。
近年来,三门县大力实施“海洋富县”战略,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滩涂资源优势,将塘地改造成养殖塘,大力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发展青蟹养殖业。到2005年,全县青蟹养殖面积发展到9.5万亩,产量1万多吨,产值5亿多元,产量占全国的九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一,占全县渔业经济总量的40%,成为全国最大的青蟹养殖基地。三门青蟹先后荣获中国国际农博会“优质名牌产品”、中国浙江农博会和中国浙江渔博会金奖、“浙江名牌”产品等荣誉。2004年,三门县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青蟹之乡”。今年5月三门青蟹、“三门湾”牌锯缘青蟹又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为中国著名品牌。通过二届三门中国青蟹节,提高了三门青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门青蟹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为了使三门青蟹产业能够得到快速、持久、稳步发展,三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把它作为壮大县域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新举措,出台了《关于三门青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区划定意见》,并成立了申报委员会,由分管副县长担任委员会主任,组织县质监局、渔业局等有关部门专家开展申报工作,在省、市质监局的支持和帮助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申报资料,正式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请。
同时,在评审会上,专家们对三门青蟹质量技术规程提出了修改意见,三门县进行修改完善后,再报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后,由国家质检总局对三门青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予以公告、批准实施,并在第三届三门中国青蟹节文艺晚会上举行授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