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农民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今年山东齐河县又有一批农民为自己生产、加工的农副产品申报了商标,领取了进军农副产品大市场的“通行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优越特点,该县已经由一个农业大县发展成为蔬菜大县,且有济南“西菜园”之称,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200万亩,年产蔬菜120亿公斤。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知名品牌,难以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优势。为此,该县这几年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产品检验监测检系,在农业生产中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该县组织标准化技术人员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帮助农民相继制定了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在引进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的同时,建立蔬菜、林果、畜产品等无公害生产保护区,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主体,严格生产管理,强化质量监督,并定期举办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培训班,积极推广使用标准化管理技术,推行配方施肥、生物杀虫等技术,使之达到生产有标准、全程有监控、检测有依据。
通过“着靓装、冠美名、提品质”,众多昔日名不见传的农产品逐渐走俏市场。晏城镇的“晏婴”牌蔬菜由于品质好,来自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客商络绎不绝,销售价格也比往年增加了两成。刘桥乡绿仙集团采用标准化生产的“刘桥”牌脱毒马铃薯,现在也走出农家大棚,摆上了超市的货架。彼斯壮牧业公司是齐河较早开始标准化生产探索的企业之一,在该县质监部门的帮助下,制定了包括饲喂、防疫、进料等110项指标,形成了从母猪杂交、产子、幼子保护、育肥到成猪出栏等一整套标准化生产体系,目前公司的生猪已获得入京、入沪资格许可证。目前,齐河县已注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4个,涉及蔬菜、食用菌、面粉等。建立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1个,建设绿色产品基地5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4.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