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扩大、刺激消费,国家把启动农村市场、提高农民购买当作重中之重,鼓励工商企业“送货下乡”服务农民。但一些利欲熏心的商家、企业却打着“送货下乡”服务三农的晃子,把积压、变质、报废品送到乡下,把农村市场当成“废物”市场。假货在农村泛滥,严重危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消费热情,甚至危及农民的生命安全和农业生产。
“送货下乡”是送物有所值,经济实惠的商品,而不是送“废品”、“次品”去坑农害农。因此,有关执法部门需对农村的小商店和集贸市场加大检查和打假力度,以免让农村市场变成销“废”市场。首先,有关部门大力整治农村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让货真价实的商品占领农村市场,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消费热情。其次,商家、企业要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强化和产品质量意识、多生产、销售物美价廉,适宜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而耐用品,让利于民发展自己。再者,农民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敢于拿走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买到或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应立即向举报,决不姑息养奸,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