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有效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需要在工作理念、机制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
首先要强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改革开放以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能加强,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但发展仍然滞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既要适应社会变化要求,实现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又要解决好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与自身建设的关系。
其次要创新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管的机制。解决质量问题不只是政府及其部门的事情。质监部门不能单打独斗,更不能越俎代庖,管一些不该管的事情。要建立健全信息化网络,把质量监督权、知情权、参与权交给公众;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对质量工作的自律作用;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发挥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协助配合作用;构筑消费者维权网络,完善12365质量投诉网络体系建设,提高消费者申诉案件的解决率;加强与消费者协会和行业协会的合作,积极支持行业组织加强自律。
第三要加大技术机构建设力度。就目前现有质检机构的情况看,大部分按行为设立和管理,同区域重复的检验机构较多,投资较分散,设备不仅大部分低水平重复购置,又严重不足,作用没有有效发挥。要从服务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社会需要出发,按地域、行业状况努力将有限资金和技术力量集中起来,形成拳头,实现规模效应。要努力探索技术机构外引内联建设的新路子、新方法,要尽快解决检验机构设备落后,人才缺乏的问题,要加强对检验机构的监督,逐步建立并完善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保证检验机构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并运行有效。要深化改革,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检验机构走向市场的步伐,提高检验机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四要大力加强安全监管。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质监部门通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产品质量监管及确保量值传递准确可靠等手段,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特种设备安全、食品质量安全、烟花爆竹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比较严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随着经济发展,对外经济交流更加密切,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不断推进监督方式和手段的改进,要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力度,切实把好产品准入以及生产、安装、使用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