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把服务县域经济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改善检验检测环境、提高检验检测能力作为服务县经济域发展的切入点,构筑起服务县域经济的平台”。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人说:“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但工作范围、工作对象等仍旧在地方上。地方经济的发展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3400平方米的检验检测综合大楼已进入扫尾阶段。据悉,随着检验检测综合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其检验检测环境和条件在德州市十一个县级局中名列前茅。该局通过强筋壮骨的“硬功”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加强实验室建设 增强保障能力
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特点,积极发展特色检验检测项目,加大技术设备投入,提升总体技术水平。去年,该局为改善检验检测环境和条件,千方百计自筹资金,新建检验检测综合大楼面积3400平方米,随着综合楼竣工投入使用将极大改善该局的检验检测环境和条件。几年来,该局先后投资近100万元增上建筑材料实验室、煤炭实验室、无菌室、定量包装商品监督检验室、电能表检测装置、四等标准砝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检测设备,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全国上下抓食品质量安全的大环境中,该局的无菌室的建成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设备的购置,使该局具备了食品理化指标、金属物质指标、微生物指标等项目的检测能力,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提供了有力保障。与前几年相比检验参数由621个上升到809个,新增188个参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技法合一”提升保驾护航能力
该局针对近年来造假手段科技化、智能化、专业化和隐蔽化的趋势,年初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大力开展“科技打假练兵”活动月。在活动月期间,该局通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官教兵、兵教官丰富多彩的练兵活动,大大增强稽查队伍的识假、辨假、查假技能,实现向运用科技手段主动打假方式的转变。同时,该局还有效发挥“12365”举报投诉工作站的作用,加强“12365”建设,使其与公安的“110”的作用类似,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联动快速反应的稽查队伍,提高了快速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的实效。截至目前,该局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0余起,涉案货值40余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30万元。
延伸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定期走访企业”是该局服务企业的创举。每个月,每名局党组成员都要走访企业,了解企业所求,征求企业对该局工作的意见和改进建议。局党组成员定期走访过程中在一位肉制品企业了解到:企业生产的火腿肠,被山东省南方部分市、县企业假冒生产进行销售,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局分管领导先后两次和企业负责人经过六昼夜连续作战,先后奔赴济宁、曲阜、邹城、兖州等地,行程3000余公里,配合当地工商、质检部门共查处6起非法生产、销售行为,极大地维护了陵县名优企业在外地的声誉。同时,该局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先后两次派工作人员,帮助谷神集团和同兴酒业集团南上济南、广东、广西,北赴北京,行程数千公里为企业选购锅炉,节约资金近100万元,得到企业的高度赞誉。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还积极拓展服务内涵,推行了首问负责、“一条龙”服务、“零距离”服务、“保姆式”服务等十余项“窗口”服务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