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蔚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求,紧紧抓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经济健康运行的重大问题,积极工作、标本兼治,推动了蔚县市场经济秩序持续好转,促进了公平竞争、净化了消费环境。
继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加强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建立详实的企业质量档案,是蔚县质量技术监督局2006年年工作安排中的重中之重。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基础上,向全县下发了“蔚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制定了“蔚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办法”,安排专人到企业填写了“生产企业基本情况登记表”等,完善了52家包括12项企业资料在内的企业质量档案。同时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和信息资源共享,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和回访督查制度。
集中力量开展食品安全整治专项行动。为严把市场准入关,蔚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监管,五月份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县超市、商店、学校食堂、饭店所经销或使用的食品进行了检查,出动食品检测车,对有质疑食品进行现场检测,并快速准确出据检验数据。查获无“QS”标志饮料水300多瓶,无生产日期面包200多袋,劣质食品200多袋,过期食品50多种,有效净化了食品消费市场,遏制了假冒伪劣商品的蔓延。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深入开展各项工作。1、开展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工作。全面推进电子监管工作,是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大通关”制度,建立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的一项重要工作。蔚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从2005年11月份开始推广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截止目前,已有28家企业入网,对19家已申请赋码应用的企业做好电子监管码的分发,粗步打造了一个管理生产企业的动态平台。此项工作的开展对于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产品结构升级,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对特种设备实施动态监管。为进一步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蔚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建立起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网络体系。今年3月份印发了《关于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通知》,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各有关企业报送网络体系监管人员,截止目前已对16家单位的网络体系人员进行了备案,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数据库现存390条数据并及时进行了更新,对8台新增设备及时登记建档并录入微机,对报废和停用设备进行了注销,实现了特种设备的动态化管理。
开展农资专项打假活动。为确保春耕生产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进一步规范和整顿农资市场经济秩序。蔚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执法人员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责任制的要求,围绕农药、化肥、种子、农机及零配件等重点农资产品及农资生产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共检查化肥3500多吨、种子12000多公斤,查处无生产许可证及劣质农药30多种,过期种子150多袋。同时印发宣传资料宣传农资方面相关知识,深入田间地头、各乡镇集市发放到农民手中,为农民选购质量好的农资产品提供消费指导,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结合行业特点,搞好其他专项整治。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整顿经济秩序,蔚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还开展了建筑材料、矿山配件、水泥、絮棉制品、特种设备的专项检查。共查获净含量不合格水泥700吨、黑心棉被300余套,为企业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
充分发挥新闻宣传作用。2006年,蔚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继续深入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做到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相结合、日常宣传和专题报道相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围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综合执法等制定专门的宣传报道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宣传。今年在继电视台开辟《质量与监督》专题片之后,又创办了《质量与监督》报纸,成为其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的主要阵地。同时,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国际爱眼日、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日组织声势浩大的宣传咨询活动,通过散发宣传资料、开展咨询、免费检测等项服务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