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关“外来妹”农药的投诉再度成为山东滨州市农村消费者投诉热点。从各地反馈的信息来看:农民投诉农药质量问题的案件又趋于增势。由于市内产品少、市外产品多,给该市相关监管部门从源头解决农药质量不合格和农药标签不规范问题带来了难度。为此,各地应加强领导,强化监督,搞好协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为农药打假扶优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抓好质量抽检,严惩制售假劣行为。将农业使用量较大、易出问题的农药产品作为质量监管重点,对制售假劣农药的违法行为,严惩不贷,没收其产品,并从重进行处罚。
二是强化标签监管,治理不规范行为。在打假扶优活动中,各地应采取拉网式的方式对辖区内销售的农药产品标签进行一次彻底治理,对生产经营冒用登记证号、无中文通用名、扩大适用作物和防止对象、降低毒性等标签严重不合格产品的行为要依法打击,并将产品清除市场,责令返回厂家。
三是整顿重点市场,规范经营秩序。城乡结合部的农药市场、乡村农药市场是整顿的重点,各县区应下大力气进行彻底整顿,取缔非法经营,严打流动商贩,规范经营行为,净化农药市场。
四是加强广告监管,防止误导宣传。各地农业部门应严格把关,做好农药广告审批工作,并积极配合工商部门做好农药广告刊播的监督管理工作,防止虚假广告误导宣传,坑农害农。
五是宣传优质产品,加大扶持力度。各县区应推介一批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安全药效好的优质农药产品,以引导农民正确选购和使用农药。对推介的产品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并在市场监管工作中给予扶持。
六是建立诚信档案,扶持诚信企业。建立市县两级负责建立辖区内农药经营企业诚信档案。通过建立诚信档案,约束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培养和树立企业讲诚信、重信誉的良好风气,增强守法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