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质监局分局紧紧围绕“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建立实行农产品监测制度”两项任务目标,进一步出台措施,逐步加快了对全区农业标准化的推进步伐,努力为社会新农村建设搞好服务。
大力实施深化农业标准化教育培训工程。1、充分利用3.15、质量月、农资打假下乡等活动,通过宣传画、宣传单、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农民群众宣传农业标准化常识。2、全面开展农业标准化人员的培训工作,力争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为全区农村和农业龙头企业培训600名农业标准化技术人员。3、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1+1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定点挂钩、逐步推进、落实责任、量化评估等办法,广泛开展“送知识、送技术、送服务、送文明”活动。4、配合农业企业信息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着力开展质量技术监督网络信息服务,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开辟服务“三农”的专题栏目,建立起与农民、民营企业互动机制,为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民企发展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从而使得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常化、长效化。
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水平。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抓好示范区工作的推广和普及,进一步明确主要工作任务、目标和总体规划,更好地发挥示范区的带动辐射作用;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以建立绿色、无公害食品标准体系为重点,按照“典型引路、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方针,制定和完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加快示范项目和示范区建设,力争今年再建立2—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进一步完善农业体系标准。加强对地方标准的制订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地方标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的调整。围绕区农村的发展特点,分门类、按品种进行标准的修订工作,确保标准结构合理,内容详尽、指标科学,便于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
从源头治理农产品污染。加强对粮食、蔬菜等农作物的农药残留、有害金属含量的抽查检测,实施全过程标准化,有效杜绝化学、生物和环境污染对农产品的危害,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坚持不懈地开展农资打假工作。抓好以化肥、种子、农药、农膜、柴油、农机及其配件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有效含量不足、利用标志进行质量欺诈以及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农资产品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