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山东省>>

德州市抓住机遇加快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进程

2006-07-17 08: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山东省自从2005棉花年度开始,打算用五年左右时间,通过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利用国家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引导已取得棉花收购加工资格的企业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做大做强一批棉花加工龙头企业,淘汰一批设备落后、实力薄弱的企业,实现棉花加工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到2009全省棉花加工业通过生产设备更新改造,规划总量为400家,其中我市总数控制在88家。

   (1)改200吨打包机为400吨打包机,包型由85公斤改为国际通行的227公斤大包。在过渡期,实行双证运行,对压力为400吨以上的大型打包机企业发放新资格认定证书,老资格证书在过渡到新体制后作废。

   (2)对企业更换大打包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国家予以3年贷款贴息(一台套更新改造费用150万元左右,可获贴息约24.7万元)。

   (3)实行信息化逐包编码。纤检机构对每包棉花统一编码,棉花加工企业将企业名称、产地、生产日期、净重、回潮率等基本信息生成条形码以卡片形式拴在棉花包上,与公证检验后的棉花质量结果一同自动录入全国棉花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成为每包棉花的身份证。

   (4)对实行大棉包机的企业,农发行、商业银行在贷款供应上给予政策支持。德州市是全国、全省的主要产棉区,常年植棉面积在200-300万亩,总产皮棉300-500万担,现共有棉花加工企业近千家,其中192家通过了省级认证,加工总能力4000万担以上。除少量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存在着规模小、加工能力过剩、布局不合理、加工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目前除11家棉花加工企业使用压力为400吨的大型打包机外,其余多是压力为200吨的打包机,并且没有配备调湿设备和条形码信息系统等设备,生产加工设备与新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不相适应。去年德州市有3家企业参加全国棉花质检体制改革试点(全国14家),棉花加工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度德州市16家(全省共57家)企业纳入技改范围。

   德州市纤维检验所提醒广大棉花加工企业,面对下一棉花年度棉花市场竞争激烈、收棉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应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积极增上400吨打包机及配套设备,纳入88家统一管理范围,争取农发行收棉贷款、技改贷款贴息及其他优惠政策,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