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山东省>>

浅析省内棉花价格的持续下跌

2006-07-17 07:57: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日前,对德州、滨州、菏泽三个产棉大市和武城、巨野两个产棉大县的棉花市场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显示,2005棉花年度,山东省棉花价格持续下跌。这个年度对棉花经营企业来说,可谓是“水深火热”的一年。据悉7月13日棉花现货每吨由本年度初的15000元/吨跌至13900元/吨。不仅涉棉企业普遍亏损,连有库存的纺织企业也蒙受巨大损失。然而新的棉花年度即将开始,新棉即将上市,这对棉农和棉花经营者和用棉企业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据业界人士分析,造成棉花价格的持续下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外棉冲击愈演愈烈,发放配额充当压价主导。国内棉花市场历年销售顺序规律是:先低价、后高价、先国产、后进口,进口棉基本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纺织服装产量的高速增长,进口棉花数量逐年增加:2004年进口190万吨,2005年进口257万吨。在大部分国产棉尚未销售前,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元月一次性集中下发了89.4万吨1%关税进口棉花配额和150万吨5-40%滑准税配额,并于3月赴美采购棉花27万吨,使郑期货由15795元/吨下跌至13990元/吨,进口棉以低于国产棉1000多元的优势低价大量涌进国门,直接导致国产棉无法顺价销售,棉花价格大幅度下滑。

   二、大量库存积压,行业亏损。2005年9-10月以来,全省籽棉的收购价均为2.7-3.0元/公斤,折合当前皮棉现货成本价包括银行利息,仓储费用,二级皮棉销售价已达到14600-14800元/吨,因此棉花经营者面临着巨额亏损,商品销售难找出路,加之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居高不下,将会大大挫伤棉农种棉的积极性,到下年度新的棉花上市,会出现棉农卖棉难,用棉企业低价收购的现象。

   三、外国棉商低价向中国大量倾销棉花。从1985、1995、1999、2001、2003、2004、2006各年度重大国际棉花市场重大波动来看,外国棉商从中受益。尤其是棉花生产大国美国连续十多年利用巨额农业补贴降低其棉花售价(平均每吨棉花补贴折合人民币为5000—7000元),使得其出口报价低于中国国内市场棉价。同时,外棉无异性纤维的优点,受到了国内纺织企业的青睐。

   此外,棉花加工企业及棉贩哄抬价格,缩减了利润。棉花种植面积的增长不能与企业数量的增长相持平。虽然棉农加大了种植面积,但由于省内棉花加工企业数量的增加、加工能力也增加,众多企业及棉贩争抢资源,哄抬价格,加大了皮棉加工成本,这对棉花市场无疑也是一大打击。

   在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式和环境下,国内棉花价格的持续走低,已经成为威胁到棉花产业发展、农民利益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而当前,在国内棉花大量积压、棉价持续下跌、涉棉企业全行业巨大亏损的严重形势下,国家必须迅速着手改变和完善棉花进出口政策、措施、办法,合理平衡产业利益,协调行业矛盾,推进棉花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