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山东省>>

农村小店“三无”多 百姓消费须防范

2006-07-14 07:56: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夏日炎炎,农村小商店出售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对此,质监等相关执法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到农村小商店购买食品,请多长几个心眼,慎买那些“三无”过期食品,以防病从口入。
   时下,许多乡村小店柜台上摆放的食品如奶粉、饼干、方便面、面包及一些不知名的香辣小食品,价格低廉,但过期变质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包装简陋的汽水、酸奶、方便面、糖果、山楂片等小食品,包装标识上不是没有标明生产厂家,就是没有生产日期,或是无商标、无厂名、无厂址的“三无”食品。
   在远离城市集镇的偏僻乡村,小商店和小卖部是农民群众生活用品的主要来源,也确实为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农村小店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构成对农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潜在威胁。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在农村的某一固定区域内,商品销量相对较小,一旦长时间积压滞销,到了保质期,店主考虑到经营成本,也就昧着良心出售过期食品;其二,部分店主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不知道或不注重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与合格证等质量标识,认为只要表面上过得去,尚未吃出问题,就可以放心出售;其三,部分食品批发商只从自身的经营利润出发,置商品的质量于不顾,有意识地把即将过期的食品低价批发给农村小店;其四,农村小店受利益的驱使,对那些送货上门的食品,明知质量低劣或是在城市打假中失去市场的假劣产品,照样以最低的价格购进,赚取利润。
   乡村小店是农村食品安全的多发地和高危区,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就有必要立足农村市场,堵住生产源头,把好市场关口,抓住重点环节,加大对食品等生产、流通渠道与经营场所的安全管理:一是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经营者资格条件的审核,对不具备条件的一律不准进入市场,严把“准入”关。同时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商贸生产、流通龙头企业,向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建立商品配送和供应网络,在乡镇开设“放心超市”,在村组开设“放心店”。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市场监管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联动协作,从生产环节上遏制造假,从市场流通上打击售假,切实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三是引导企业关注农村食品市场,注重开发适合农民群众消费需求的价廉物美产品,让制假者无可乘之机,无利可图,最终失去生存空间。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依法维权意识。如在村口张贴宣传标语,设立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栏,通过农村广播专题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等,营造安全消费的良好氛围;设立农村食品安全投诉电话,为农民群众提供咨询和服务;帮助农民群众增强法律意识,让他们学会识假、打假,并积极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