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山东省>>

蓬莱:公开阳光政务 打造文明质监

2006-07-14 07:19: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蓬莱市质监局把政务公开作为推动作风转变,促进廉洁自律和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来抓,围绕机关规范化建设和执法服务等关键环节,不断深化政务公开的巩固、规范和提高工作,实现了党风行风和效能建设新突破,推动了阳光责任部门建设。
    围绕廉洁自律抓职能公开 
   坚持全面、真实、主动原则,积极公开部门各类政务信息,扩大公众知情权,推动管理方式不断优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更加有效。
   一是内容透明化。坚持局内外两个透明:一方面,向社会公开公示质监部门工作职能和法定权限;另一方面,内部坚持政府采购、项目招标、述职述廉、任职公示、经费限额、收支公开等阳光制度,从源头杜绝了腐败滋生。
   二是形式多样化。先后投入8万元,建设了政务公开栏、电子政务、走访沟通等多个平台,设置政务宣传橱窗和政务信息栏、收费监督栏以及机关科室分布图等,开通效能投诉、打假举报、服务咨询“三位一体”的政务公开热线,开通“蓬莱金质网”,实现了所有政务信息网上同步发布,开展“大走访、大沟通、大交流”面对面,及时了解、发现、解决问题。
   三是督导经常化。将政务公开落实情况纳入岗位目标考核,建立完善首接责任制、责任追究、信息发布逐级审批等制度,对外来办事人员实行进门问一声好、让一个座、递一杯水的“三个一”服务程序,各单位实行了AB角工作制,驻审批中心窗口推行一次性告知、一口清、一审准的“三个一”审批审核流程。

    围绕规范服务抓收费公开
   立足质监部门业务管理和收费服务任务,为确保年度预算落实,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强化依法收费、透明收费和公正收费。
   一是明晰收费事项。经各级财政、物价部门严格审批,把标准信息、计量器具检修、产品质量检验、特种设备检测等收费名称、依据、标准和收费许可证号采取刊板形式在政务公开栏和蓬莱金质网公布,制成收费监督卡,服务收费过程向公众现场明示。并不断简化各类审批手续,压减收费项目,2002年以来,简化办事程序15项,取消收费项目4项,减少收费约50万元。
   二是透明收费标准。将9项标准信息、15项计量器具检修、20项产品质量检验和16项特种设备业务的所有收费项目细化到最小收费单元,把计费单位和收费金额在政务公开栏、蓬莱金质网公开公示,将各专业全部收费信息在收费监督卡上公开明细,工作人员下企业随身携带,让企业明白清楚。管理上实行收费员、记帐员和财务室三级把关,对收费金额与标准不符款项,一律予以退回。
   三是严格收费程序。坚持实施完善收费持亮“三证两卡一书”制度,全局所有收费人员收费过程中均应视情出示工作证、收费员证、收费许可证和收费监督卡、去服务单位工作监督卡以及有偿技术服务事先告知书。

    围绕社会和谐抓执法公开
   根据行政执法工作特性,结合质监部门执法办案实际,不断加大执法程序、处罚依据和审理裁定的公开力度,接受相对人全过程监督,实现纠正违法、规范秩序、促进和谐目标。
   一是宣传部门法律法规。先后投入3万元,系统编印了与部门职能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5万册,各种明白纸10万余张,全部免费发放给企业和群众,免费为全市119个食品生产企业制作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图板,每年组织大型法律法规社会咨询服务活动均不少于10次,长年开展送法下乡、服务上门活动,加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的宣传普及力度,引导企业强化遵法守法自觉性,明确违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避免“无知”违法。
   二是明确投诉举报程序。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加强投诉举报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执法人员快速反应处置能力,确保市区投诉举报20分钟内达到现场,让社会逐步熟悉质监部门依法维权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2002年以来,已处置各类社会投诉举报202起,正确率和满意率均为100%。
   三是严格执法办案监督。坚持事实要查清、证据要找全、程序要走到,依法开展现场检查调查活动,认真听取相对人申辩意见,恰当适用法律,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依法明示救济途径,对于集体和个人、骨干和一般企业、垄断与非垄断行业,同类违法行为,处罚裁量确保一致,执行尺度确保一致。实行稽查队负责人初审、监督与法制科 二审和局案审会终审程序,凡经集体审理案件,任何人无权擅自变更议定意见,确保公平公正执法。
   今年以来,以开展“执法监督年”活动为载体,积极实践“规范执法构建和谐”理念,制定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和军事化训练计划,加强能力和素质训练,开展办理一起和谐案件、制作一份精品卷宗、写好一个示范案例、发表一篇创新文章的“四个一”活动,严格执行“两表一卡”制度,推动执法流程更加公开,执法方式更加规范,执法效果更加和谐,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