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山东省>>

农业标准化惠泽滨州“三农”

2006-07-10 07:26: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年来,农业标准化在山东滨州市得到了盛行推广。阳信鸭梨、沾化冬枣、无棣小枣、博兴西红柿、邹平香椿、惠民西瓜……全市六县一区都崛起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特色农产业标准化基地,如今,这些基地已集结成一条惠泽“三农”的“绿色经济长廊”,成为助飞农业发展的“亮点工程”,成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村增收、农民奔小康的“致富工程”。
   近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支农、扶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滨州农业绽放出灿烂耀眼的光芒,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并逐渐形成和崛起棉花、粮食、蔬菜、水果等一大批颇具特色的农业优势产业。  
   阳信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鸭梨之乡”和“优质麦示范基地县”。在推进两项产业发展中,该县通过制订鸭梨、小麦等生产标准及各类深加工品质量标准,细化农业标准化软硬件建设,通过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嫁接改造新品种来提升鸭梨、小麦等农产品的品质。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扩大标准化种植规模,先后建立了40万亩标准化优质小麦示范基地、20万鸭梨生产基地。在生产中,严格按照国家关于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组织生产。在管理方式上,统一环境质量、统一生产资料、统一关键技术、统一产品标准、统一监测方法和统一产品标识,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严禁销售和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市县两级政府、质监、农业、林业等部门,还利用自身优势和技术力量联合开展优质麦、鸭梨等产业农业标准化培训和重要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农业标准化咨询服务,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扩大服务咨询覆盖面,积极引导农民实行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选派技术人员开展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科技下乡等活动,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种植和管理。
   经过质监部门的指导,2003年,阳信县被山东省质量技监局授予“山东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称号。目前,阳信形成了“县有示范乡、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的标准化生产网络。滨州市邹平县的香椿全国闻名遐迩。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该县香椿产业标准化程度从50%提高到了90%,达到了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示范区面积由原来的2万亩扩大到5万亩,年产香椿3000万公斤,产值1.187亿元。2006年,该县的香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92分的高分通过国家级验收。滨州市的无棣县栽培枣树历史悠久,始于夏商,盛于唐代,被誉为“华夏枣都”。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枣乡”。2005年,被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该县枣产业发展迅猛,全县有枣面积115万亩,拥有枣树3740万株,实现年产值逾7亿元,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但是,受传统种植工艺的影响,技术和市场都不成熟。为了帮助这一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滨州市的质监部门从标准化工作入手,与有关技术专家一道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土壤状况、作物生长情况,先后编制了《金丝小枣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无棣枣产品标准》和《无公害枣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作为指导农民栽植冬枣的技术标准,并将之分发到了农户,在广大枣农中形成了“人人学标准,家家有标准,生产用标准”的良好氛围。这使全县的枣产业和枣品质得到较大提升,受到了枣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好评。
   近几年来,滨州市通过争取国家、省、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发布市县级农产品地方标准,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逐步将一批名、优、特农产品优势产区做大做强,全市粮、棉、蔬菜、水产、肉牛、肉羊等农产品被列入全省优势产业带(区)。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涉及小麦、棉花、金丝小枣、冬枣、波尔山羊、对虾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本涵盖了全市的主要名、优、特农产品。市县区有关部门瞄准名、优、特产业做强的目标,制定农业种植、养殖规范及地方标准和农产品检验检测标准。近两年来,共发布市县级农产品地方标准27个,参与11个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其中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了渤海黑牛、鲁北白山羊、无公害冬枣等5项标准。据了解,到目前,滨州市已建立起了1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15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本涵盖了全市棉花、小麦、蔬菜和水果等主要农副产品。农业标准体系的建立,极大地保护了滨州市名、优、特农产品的品质,加快了各县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优势产区和优势农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