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关。质监区域监管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任务,是党和国家人民赋予的权利和职能,作为监管部门应当及时了解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新政策,肩负的新任务,领会要领,吃透精神,正确履行职责。
法治关。质监区域监管,涉及到《产品质量法》《计量法》《安全生产法》《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事实正确地引用法规条文规定,才能准确执法,体现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正性,令被监管者心服口服,接受监管和服法。
责任关。质监是政府赋予的重要行政执法部门,涉及面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特别是区域监管应当切实抓好监管责任制的制订、分配和落实,明确目标,明确任务,分清责任,明确重点。责任挂钩到人,落实和监管到位,同时不断创新和完善。
源头关。区域监管,质监部门的主要任务是抓好源头监管和治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禁止无证生产行为,直接将苗头消灭在生产环节,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不合格产品、无证企业生产的产品流入市场。
重点关。在质监区域监管工作中,应当把握监管重点、要点,如食品、特种设备等涉及国家、人民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的,必须作为重中之重的大事、要事来抓,不能避重就轻和掉以轻心。监管任务的分配和轻重应采取“倒金子塔”式的倒序法,不能丢了“西瓜去抓芝麻”,不分轻重,应有重点和侧重点,应分清轻重缓急。
质量关。人员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区域监管的质量。对于区域监管人员和队伍的配备组成,应当挑选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敢于碰硬,敢于监管,敢于执法、工作极端负责的同志,来抓来执区域监管,对应当监管的对象和环节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控制,逐步形成区域监管的长效机制,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监督关。区域监管应当严防形式主义,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现象的发生。该监的一定要真正监管起来,该管的一定要敢管,做到监管到责、到人、到位,排除干扰,搞好监管。同时,应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全民“助监”的态势,通过设立质量咨询台、投诉电话、发放宣传单、加大“黑名单”曝光力度等多种形式,提醒、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监管,积极举报、抵制和帮助质监部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共筑监管“防线”和“防火墙”。
执法关。质监区域监管应当量实而行,量法而执,把握好尺度和界限。该严格执法的必须严肃执法。该从轻的,应当以少罚、不罚和教育为主;该从重的,必须从严、从重、从快。严防和杜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收代罚、以罚代刑、以情代法,徇私枉法,监管渎职,以罚代管,搞人情执法、人情监管和失监失管等现象的发生。
综合关。质监区域监管,涉及打假、计量、标准化、质量、特设等环节,除了单独执法外,许多环节还要涉及内部“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因此,应灵活运用执法方式和形式,以达最佳收效。
服务关。区域监管任务的根本目的不能简单理解成一个单纯行政执法的问题。例如,对于国家明令禁止、危及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的,一定要打得准,打得狠,打痛、打死,防止“死灰复燃”和“反弹”。而对于在发展经济或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应当规范而缺乏引导的方面,作为监管部门应当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和部门优势,予以正确引导,跟上服务,帮扶其走上正确发展轨道,切实做到监管与服务相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当好“监督官”和“服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