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县南城镇苗堂村是个只有400多人的小村,去年夏种时节购买农资投放了3万多元,而今年全村只购买了不到2万元的农资就够了。农民购买农资的投入虽然减少了,但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是因为该村推广了标准化生产技术,根据“配方施肥”、“科学用药”让土地吃上了营养“自助餐”。
以往,夏津县不少农民认为让土地“吃得越饱越好”,肥料多施,农药多打。而今年三夏大忙时节,农资价格的上涨,如果和以往一样采取“肥料施的越多,产量就越高”、“有虫打三遍,无虫三遍打”的方法,农业成本不断加大,并且与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背道而驰。为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夏津县质监局、农业局等6个单位组织2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依靠标准化生产的测土配方技术,为全县350个行政村的土地“量体裁衣”。
目前全县已经采集、检测样品423个,将检测结果制成施肥推荐卡送入农户。为土地制定化肥的使用方法后,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传技术、送科技,并利用科技墙报、赶科技集等多种形式,发布时令性作物管理“明白纸”,指导农民按“配方”比例购买肥料、农药和作物良种,良种配良法实现标准化生产,以此达到绿色农业节能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