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风建设是队伍建设的根本,也是质监部门服务经济、发展事业的保障。去年以来,湖北省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始终抓住行风廉政建设不放松,针对质监工作范围广、工作对象复杂、工作方式多样、部职工手中权力范围等特点,以提高执法水平、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从强化教育、整改规范、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入手,把行风建设融入思想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服务经济各项工作之中,有效地促进该局质监服务实现了“五个提升”。
一是在强化服务理念上实现新的提升。局党组书记、局长杜洪顺同志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端正工作指导思想,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要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要寓监督于服务之中、急为企业之所需,实实在在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谋发展。为此,该局坚决清除头脑中“官本位”思想,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认真审视质监部门在改革与发展中的立场,彻底破除以经济收入衡量工作成效、实施奖惩的政绩观,改变传统型监管模式,真正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全局利益摆在第一位,将工作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各项工作都围绕服务来展开,把服务的成效和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质监工作的标准。
二是在提高服务效能上实现新的提升。该局以勤政廉政、提高效率、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要求机关人员做到“九个办”、“四个不让”。“九个办”即对受理(承接)的工作,有时限要求的在规定时限内办;没有时限要求的事项抓紧办;有领导明确批示意见的事立即办;对法律法规规定的事项坚决办;对办理难度较大或者需要会签部门较多的想方设法办;对许可承诺时限内的事项提前办,当天能办的事项当天办;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尽心办;对多科室交叉的事项协力办。“四个不让”,即不让一件有损窗口形象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不让一份违反“科学、公正”的检测报告从自己手中发出;不让一件上级交办的任务在自己手中延误;不让一件有损质监系统形象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九个办”、“四个不让”使局各机关工作人员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新改进,在人民群众对机关工作的满意度上有新提高。
三是在提高服务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与手段上实现新的提升。为切实解决执法人员专业知识面窄、分析问题不全面、法律法规运用不熟练、案件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该局利用春节后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在全市质监系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了市委党校詹教授所作的《认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贯彻“十一五”规划的自觉性》专题辅导报告;认真学习《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关知识。同时,开展“文明示范岗”和“技术能手”争创活动,强化“依法行政、热情服务、科学公正、廉洁高效”质监精神。此外还广泛开展案件办理程序演练,如调查取证、案卷制作、模拟听证等,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案件办理质量和依法行政水平。
四是在提高服务经济的手段上实现新的提升。为了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该局利用政府采购、自筹资金等渠道,投入能力建设资金200多万元,更新和改善检验检测设备,使质监检测能力和技术手段逐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该局能对272种产品开展检验检测服务。同时,该局围绕产业上项目,联合市商务局组建了随州市出口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该中心可对黑木耳、香菇等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重金属、致病菌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经该局多方努力,“湖北省改装车质量检测中心”于去年7月批准在该市成立,中心成立后可对9个系列改装车、37种汽车零部件进行检验检测,使随州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改装车城。
五是在树立服务形象上实现新的提升。今年开春以来,该局把行风建设作为春季培训的重中之重,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湖北省质监系统加强行风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邀请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夏洪国同志作了《以学习贯彻<暂行规定>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全市经济发展环境》的辅导报告,在全市质监系统掀起了学习《省委、省政府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纪律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新高潮,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软环境意识和服务意识。为确保权力廉洁高效运行,该局先后建立健全了行风廉政建设责任机制、工作机制、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十几项行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为行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对行政审批、监督检查、行政处罚、检验检定、收费、培训办班和服务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从源头上预防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的发生。工作中,该局还进一步简化审核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随州质监局贴近政府中心工作搞服务,贴近企业需求搞服务,贴近“三农”搞服务,贴近百姓生活搞服务,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接待好每一位服务对象,在为社会、为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中,塑造质监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