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全国的产煤重点地区,煤炭产量占到了全国煤炭生产总量的70%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井压产政策的实施,煤炭生产形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价格一路攀升,一吨混煤的价格由五年前的20—40元上升到300元/吨左右,提高了近10倍。作为煤炭加工产品的蜂窝煤也由0.1元/块上涨到了0.4元/块。而蜂窝煤产品的质量状况怎么样呢?最近,高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市范围内的蜂窝煤市场进行了调查。
蜂窝煤市场的基本状况
高平市总人口为47万人,有煤矿企业近200家。煤炭生产是该市的支柱产业,城市95%以上的家庭都使用蜂窝煤,相当一部分的农村群众也开始使用蜂窝煤作饭、取暖。最近根据群众对蜂窝煤质量问题的举报,高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选择市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的21家蜂窝煤生产厂家的产品进行了分批次的抽样检验,检验结果令人触目惊心:80%的蜂窝煤产品不合格,除蜂窝煤制品的外观尺寸符合标准的要求外,发热量和挥发份两项主要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国家标准规定的C类(最低等级)蜂窝煤产品的发热量指标为19焦耳/克,而此次抽检的蜂窝煤产品的发热量一般都在14焦耳/克到17焦耳/克之间,最低的发热量仅为10焦耳/克。检验结果表示,作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用品的蜂窝煤产品的质量状况令人担忧,蜂窝煤市场殛待整顿和治理。
造成蜂窝煤产品质量低劣的原因
1、现有的蜂窝煤生产企业大多数规模小,分布散,给执法部门的日常质量监管造成一定的难度。
2、生产企业大多没有检验设备、缺少生产工艺质量监控手段,企业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3、由于近年来煤炭价格的暴涨,民用蜂窝煤价格受居民承受能力的限制,涨幅明显低于煤炭,蜂窝煤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相对缩小,而蜂窝煤产品的市场需要量仍然很大,受利益驱动,一些生产企业在原料中掺杂掺假,一些企业在原料勾兑中有意将黏土的比例加大,甚至有些企业全部用煤泥加工制作蜂窝煤。
4、蜂窝煤质量良莠不齐,有些不法厂家见利忘义,生产劣质产品,低价促销,扰乱正常的蜂窝煤生产秩序,造成恶性循环局面。
5、当地政府缺少对蜂窝煤质量的统一有效监管,缺少用行政、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蜂窝煤质量进行干预和监控。质监部门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后处理力度跟不上。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当地政府应将蜂窝煤质量问题作为解决关系群众生活的突出矛盾来抓,协调质监、工商、财政、物价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达到标本兼治目的。
2、对蜂窝煤市场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对产品质量严重不合格、坑害用户和群众的蜂窝煤厂家要坚决予以取缔,并在媒体公开进行暴光。
3、加大对蜂窝煤生产企业执行标准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定期对蜂窝煤市场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并实行产品质量定期公示制度,让蜂窝煤厂家在“阳光”下作业。
4、政府应用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对产品质量稳定的蜂窝煤生产企业,政府应从财政拨出专项资金进行补贴,对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防控低价竞争恶性循环,提高蜂窝煤产品的总体质量。
5、建议在产煤地区建设大型集约化生产加工的民用蜂窝煤生产企业,作为当地煤炭加工转化项目进行推广,发挥大型企业主导市场质量的作用。对设备简陋、环境污染严重的小型蜂窝煤企业逐步进行限制。